最新新闻:

重磅!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

时间:2021-04-13 15:50:18来源:券商中国

“农业转移人口有序有效融入城市”成为了今年发改委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首要任务。

4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下称“《重点任务》”),在放宽户籍限制、发展城市群都市圈、建设特大城市以及推进县域发展等方面做出了今年的工作部署。

图片

《重点任务》要求,要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有序有效融入城市,增强城市群和都市圈承载能力,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提升城市建设与治理现代化水平,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

对此有网友呼吁“医疗教育等配套设施要跟上”,还有网友表示,“千万不要让农村城镇化仅仅变成了房价城镇化”。

定调七方面重点工作

《重点任务》提出了七方面共24条措施:

一是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有序有效融入城市。协同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具体措施包括要有序放开放宽城市落户限制、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未落户常住人口、提升农业转移人口技能素质、健全配套政策体系。

二是提升城市群和都市圈承载能力。增强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辐射带动能力,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增强城市群人口经济承载能力,形成都市圈引领城市群、城市群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动力系统。具体措施包括要健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机制、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建设轨道上的城市群和都市圈。

三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统筹城市布局的规模经济效益和生态健康安全需要,促进城市合理分工、协调联动,优化城镇规模结构。具体措施包括要促进超大特大城市优化发展、推进县城补短板强弱项、强化边境地区城镇功能、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

四是加快建设现代化城市。顺应城市发展新理念新趋势,建设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城市,推进城市现代化试点示范,使城市成为人民高品质生活的空间。具体措施包括要着力解决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低碳绿色城市、增强城市发展韧性、优化城市交通服务体系、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五是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树立全生命期管理理念,完善治理结构、创新治理方式,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体措施包括要优化城市空间治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六是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进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以11个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为突破口,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举措落实落地。具体措施包括要促进人才入乡就业创业、深化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推动公共设施向乡村延伸。

七是组织实施。具体措施包括要压实地方责任、强化部际协同。

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

《重点任务》提出,将有序放开放宽城市落户限制。各类城市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合理确定落户条件,坚持存量优先原则,推动进城就业生活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新生代农民工、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城的人口等重点人群便捷落户。

《重点任务》明确,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落实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实行积分落户政策的城市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我国规定将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定义为大城市。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9年城市统计年鉴》,我国城区常住人口低于300万但高于100万的Ⅱ型大城市包括了无锡、兰州、海口等超过60座城市。《重点任务》提出的措施或许意味着这些大城市将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

在放开落户限制这一话题上,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都提出要推动在城市就业生活的农民工作等重点人群的落户。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蔡昉在近日表示,振兴消费的主要生力军就是中等收入群体,要培养城市中就业生活的务工人员。我国有2.9亿农民工,其中有1.73亿是进城的,进城里又有1.35亿基本住在城市,这些人有望成为中等收入群体。很多人的收入已经成为中等收入群体,但是社会保障等等还不够,还有不稳定的因素,给了户口,其中相当多的人就变成中等收入群体。

此外,《重点任务》还提出,城市落户政策要对租购房者同等对待,允许租房常住人口在公共户口落户。城市要整体谋划、周密设计,统筹做好放开放宽落户、人才引进和房地产调控工作。推动具备条件的城市群和都市圈内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累计互认。

加快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

《重点任务》提出,将支持福州、成都、西安等都市圈编制实施发展规划,支持其他有条件中心城市在省级政府指导下牵头编制都市圈发展规划。充分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域(郊)列车,科学有序发展市域(郊)铁路,打通城际“断头路”。推进生态环境共防共治,构建城市间绿色隔离和生态廊道。建立都市圈常态化协商协调机制,探索建立重大突发事件联动响应机制。

在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看来,目前都市圈、城市群之间的发展过于强调竞争,但区域内的发展应强调互补和合作。从调研来看,中国排名前三十的中心城市都还具有发展空间,不应该因为中心城市自身发展或周边城市间的竞争阻碍区域发展战略。

《重点任务》还提出,要建设轨道上的城市群和都市圈。加快规划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城市群城际铁路,支持其他有条件城市群合理规划建设城际轨道交通。优化综合交通枢纽布局,建设一体化综合客运枢纽和衔接高效的综合货运枢纽,促进各类交通方式无缝接驳、便捷换乘。推广交通“一卡通”、二维码“一码畅行”。

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县城补短板强弱项

《重点任务》提出,将推进县城补短板强弱项。加快补齐县城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产业配套设施短板弱项。加强项目谋划设计,分类设计公益性、准公益性和经营性项目,加快项目前期工作。

在财政方面,《重点任务》提出,在债务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财政性资金统筹支持力度,有序发行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企业债券。

在金融方面,《重点任务》提出,健全政银企对接长效机制,协调引导有实力的大型企业承担相关建设任务,吸引开发性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机构中长期信贷资金积极投入,利用现有国外优惠贷款渠道予以投入。

此外,《重点任务》还提出,发挥120个县城建设示范地区带动作用,支持在有条件县城建设一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健全易地扶贫搬迁大型安置区公共设施。

着力解决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因地制宜改造城中村

《重点任务》提出,着力解决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地制宜、多策并举,稳定地价、房价和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有效盘活存量住房资源,有力有序扩大租赁住房供给,完善长租房政策,合理调控租金水平。

对于住房保障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曾指出,要加大棚户区改造以及新市民的安居保障房建设。加快老城更新、旧房改造以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在抑制炒房的同时,重点是将改善性住房需求作为重点以带动刚性需求。

今年《重点任务》在保障困难群体和新市民住房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以人口流入多、房价高的城市为重点,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着力解决困难群体和农业转移人口、新就业大学生等新市民住房问题。单列租赁住房用地计划,探索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租赁住房,支持将非住宅房屋改建为保障性租赁住房。

《重点任务》还提出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在老城区推进以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城中村等“三区一村”改造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2021年新开工改造5.3万个,有条件的可同步开展建筑节能改造。在城市群、都市圈和大城市等经济发展优势地区,探索老旧厂区和大型老旧街区改造。因地制宜将一批城中村改造为城市社区或其他空间。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