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3-30 07:49:39来源:上海证券报
春分过后,全国春耕生产由南向北全面铺开。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目前,全国春播粮食已播4.5%,其中,南方早稻已育秧37.6%,西南地区中稻育秧9.6%,春玉米已播2.9%,薯类已播27.6%。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今年粮食播种面积保持稳定,产量达到1.3万亿斤以上。为实现粮食稳产增产、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各地正多措并举推进春耕生产。
向智慧农业要产量
走近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江村村,一台无人机正翱翔于水稻田上方,均匀、有规律地播撒着种子。而在田边,农户能通过手机地图观察无人机播种的实时动向。短短几个小时后,无人机就完成了80亩的早稻播种。
“机械化播种,一是快,二是直播比其他产量高点。我们相信科学,起码不会浪费这么多人力。”江村村种植户江润永介绍道。
相比传统的种植方式,无人机直播具有播撒均匀、出苗高等优势,最重要的是,它能有效地提升产量。近年来,不管是地上跑的插秧机,还是天上飞的无人机,这些农业“黑科技”已广泛地普及开来,各地都积极地向智慧农业要产量。
有了智慧农业,过去牛耕地、人吆喝的场景不复存在。3月,洞庭湖畔煦风暖阳,湖南省汨罗市业兴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农机队队员们赶到田间,坐上旋耕机开始作业。在一阵阵机械的轰鸣声中,青草、油菜被翻进泥土、沤成绿肥,帮助今年的早稻秧苗茁壮成长。
队员表示,过去一头牛一天耕1亩地,现在一台机器一天能耕60亩,效率极大提升。在全程机械化的帮助下,今年业兴农业专业合作社计划种植1000亩双季稻,比去年增加400亩。
据农业农村部提供的数据,2020年,我国农业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其中,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1%。
今年,预计春耕期间全国可投入各类农机具2200万台(套)以上。我国将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推进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开展智慧农(牧、渔)场建设、智慧农机应用示范。
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宏广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目前,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达到6.6亿吨。在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等发力下,到2025年实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6.8亿吨至7亿吨之间也是有可能的。
全力保障农资供应量足质优
化肥是重要的农资,是粮食的“粮食”。今年以来,受供求关系影响,部分地区化肥价格已有明显上涨。例如,上周山东地区的尿素价格约为2170元/吨,较年初上涨约19%。
春耕备耕,农资先行。保障化肥、农药等农资供应,有利于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目标大局。目前,各地正力保农资供应量足质优。
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河南省化肥、种子等农资价格上涨明显,但全省春耕备耕主要农资供应充足,化肥、农药、种子、农膜等能够满足今春春耕生产需求。
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有关负责人表示,“化肥等农资价格上涨一定程度上导致农民农业生产投入增加,但是国家粮食收购价格的提高和粮补政策带来的实惠使得农民生产积极性依然很高。”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日前开通“绿色通道”。数据显示,目前,辽宁省春耕主要农资备实量达到316.29万吨、占需求量的94.2%,下摆入户量达到196.34万吨、占需求量的58.5%,进度均快于上年同期。
黑龙江积极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了“网上备耕”。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广泛开展农资“不见面”对接,指导企业通过网上直销、手机微信等多种方式组织种子、化肥销售,实行网上预购,并由经销企业直接配送到户。
上市公司也抢占春耕时机,积极助力农资供应。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近期表示,2021年以来,公司化肥主要装置基本满负荷运行,产量比去年略有增长,供应于春耕市场。江苏丰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表示,春耕是农药需求旺季,公司销售订单会有所增长。
金融“活水”助力春耕
金融“活水”流入乡间。目前,各金融机构正通过信贷服务、农业保险等多种形式,全力保障春耕备耕。
3月25日召开的银保监会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一组数据:截至3月20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共发放春耕备耕贷款366亿元;截至2月末,农业银行涉农贷款余额4.3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540亿元;截至3月18日,中华保险农业保险覆盖面积超过2200万亩耕地、3500万亩森林,承保各类畜禽超过11400万头(羽),为320万户次农户提供了超过650亿元的农业风险保障。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董事长钱文挥表示,农发行将用足用好信贷政策,继续安排120亿元支持春耕备耕,确保不误农时。
农业银行行长张青松表示,农行设立信贷绿色通道,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力争春耕备耕期间新增涉农贷款2700亿元以上,年内粮食安全领域贷款投放不低于600亿元。
从2021年一号文件部署来看,今年更多金融扶持政策有望加快助力乡村振兴。比如,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工具,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服务乡村振兴的内设机构,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的中长期信贷支持。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政策分析师何飞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未来银行业金融机构在 “三农”领域的信贷投向重点是要将中长期信贷资源更多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根据央行公布数据,截至2020年末,我国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38.95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在何飞看来,随着乡村振兴和城乡一体化深入推进,农村基建的融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2021-03-29 19:49:06
2021-03-29 16:49:08
2021-03-29 12:52:13
2021-03-29 12:51:24
2021-03-29 10:51:45
2021-03-29 10:51:08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2021-03-29 15:50:14
2021-03-29 15:49:31
2021-03-29 09:51:22
2021-03-29 09:50:37
2021-03-29 08:50:06
2021-03-28 12:49: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