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1-09 17:50:48来源:国际金融报
1月9日,在2021年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年会上,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发表题为《突破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瓶颈》的演讲。
连平表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巨大,关键是如何通过改革释放。而释放内需潜力的有效方向是土地制度市场化改革。实现农村宅基地市场化流转具有重大经济意义,建议从土地确权、土地流转、土地金融等三方面突破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瓶颈。
有效拉动内需,推进新型城镇化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改革持续推进,包括土地制度改革,但土地要素市场化程度并不高,改革推进进程缓慢。
连平认为,现行的土地管理法规限制了农民土地流转及其财产权的实现。包括承包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非耕地。以宅基地为例,若能实现市场化流转,将会在未来10-15年持续释放有效的内需潜力。
连平指出,实现农村宅基地市场化流转具有重大经济意义,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有效拉动内需,促进消费和投资;每年至少可增加1-2个百分点的GDP,有效促进经济中高速增长和高质量发展。
二是推进新型城镇化,消除城镇化中的障碍,防止出现逆城市化。
三是促进农业集约化发展,提升规模化经营,推进农业现代化。
四是增加土地供给,尤其是大城市边缘的土地供给增加,有效调控大城市房价上涨压力,促进供求关系趋向平衡。
五是每年新增一块不动产资产,在货币供给平稳的情况下,有效降低宏观杠杆率。
探索“三权分立”,建立宅基地交易中心
伴随城镇化推进,增量将带来消费能力提升。据连平粗略估算,假设每年10%流动人口转为城镇人口,消费能力由农村转为城镇,每年增量或将超3000亿元。
关于突破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瓶颈,连平给出三点政策建议:
一是土地确权。从各地实际出发,做好宅基地使用权的确权、等级和领证;探索推进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立”。
二是土地流转。按地区构建和完善宅基地交易中心;尽快形成有关宅基地交易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制;建立针对鼓励农村宅基地进入流通市场的机制;梳理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土地流转合法化,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三是土地金融。金融机构尤其是农村的金融机构应推出相关的抵押贷款业务;货币当局可对提供上述信贷的金融机构提供成本较低的流动性,以支持其业务;鼓励城市工商资本有序进入农村,促进农村宅基地及其之上的住房资产化进程。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2021-01-09 16:49:14
2021-01-09 15:49:57
2021-01-09 15:49:15
2021-01-09 14:49:05
2021-01-09 13:49:07
2021-01-08 19:50:10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2021-01-09 15:50:11
2021-01-09 15:49:26
2021-01-09 09:49:36
2021-01-08 18:50:23
2021-01-08 18:49:43
2021-01-08 14:50: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