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迎接光伏平价大时代-行业研判及银浆产业展望

时间:2020-10-27 15:50:25来源:SMM

在2020中国国际白银产业链高峰论坛暨中国白银市场应用研讨会上,安信证券研究中心新能源首席分析师邓永康带来了“迎接光伏平价大时代-行业研判及银浆产业展望”的主题发言。

景气向上,内外共振需求确定性强

邓永康指出补贴依赖降低,国内进入平价倒计时。2020年光伏发电项目国家补贴竞价共25.96GW,同比增长14%。2020年6月28日,国家能源局公布2020年光伏竞价项目结果,竞价总规模达到25.96GW,同比增长14%,竞价规模超出市场预期。从度电补贴来看,今年竞价项目加权平均度电补贴强度约为0.033元/千瓦时,相比2019年的0.065元/千瓦时大幅下降,单个项目最低补贴强度仅为0.0001元/千瓦时,光伏对补贴的依赖程度已大幅下降。

邓永康认为2020年国内装机有望达40GW,同比增长33%。除了竞价项目和平价项目以外,今年的户用以及2019年结转至今年并网的竞价项目等,有望支撑全年装机量达到40GW左右。根据50%的竞价完成度预计竞价项目13GW、根据补贴规模测算户用预计7GW、平价5GW、领跑者奖励指标1.5GW、示范项目与特高压配套5GW、2019年结转项目8GW。

从节奏上来看,下半年国内光伏装机量占全年的比例接近75%,其中Q3淡季不淡、Q4需求旺盛。受国内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国内光伏装机仅11.52GW,同比增长0.88%;2020年竞价指标落地后,项目预计于Q3正式启动,这将使得Q3需求淡季不淡、Q4需求旺盛,预计Q3装机10-12GW,Q4装机16-18GW。

海外疫情冲击已过,中长期趋势向好。从2020年前三季度的组件出货/出口情况及主要国家的装机情况来看,我们预计2020年全球光伏装机将达到120GW,同比增长4.3%;其中,国内装机约40GW,海外装机约80GW.2021年,全球光伏装机规模则有望达到160GW(国内40-50GW,海外100-120GW),同比增长33%。

技术引领,光伏行业迎接平价时代

邓永康表示双玻组件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相比传统单玻组件,双面双玻组件在正面直接照射的太阳光和背面接收的太阳反射光下,都能进行发电。双玻组件质保期长达30年,普通组件25年,全生命周期内双玻组件的发电量比普通组件高出25%左右,从LCOE角度性价比更高。

过去双玻组件渗透率提升较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1)成本更高;2)质量更重。但随着2.0mm玻璃的推出,我们测算72片双玻组件质量26.5kg,仅比常规单玻重15%;且一套组件玻璃+背板成本仅比常规单玻高3.5分。随着双玻性价比优势的凸显,今年双玻组件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从去年的15%提升到今年的30%,未来3-5年有望提升至60%以上。

同时大尺寸加速,组件进入600W+时代。硅片尺寸的扩大可以直接达到降本和提高组件功率的效果,根据目前组件企业发布的新品情况来看,目前18X尺寸硅片对应组件功率可达540W左右,210尺寸硅片对应组件功率可达600W+,大尺寸硅片的推广进度远超预期。

电池存在新一轮技术迭代的动力。当前主流的PERC电池的转换效率接近瓶颈,电池片环节存在新一轮技术迭代的动力。由于PERC电池转换效率理论值只有24%,预计2021年后转换效率更高的N型HJT等新型高效电池市场份额将逐步提高。

产业变革,集中度与估值有望提升

当前,行业集中度正快速提升,硅料环节进口依存度逐年下降。2020年2月韩国韩华宣布群山基地关闭,韩国本土硅料产量归零;OCI韩国工厂以后仅专注于半导体级多晶硅,马来工厂进入冷修阶段;2020年4月,德国Wacker宣布逐步退出太阳能级光伏硅料。随着国内多晶硅料的崛起,进口依存度逐步下降到30%以下。

硅料市场向国内的五大头部企业集中。从当前国内及海外企业的硅料品质和成本来看,硅料市场主要集中于国内五大硅料厂GCL、通威、特变、大全和东方希望。从成本控制和资金实力来看,通威的发展势头最为强劲,未来有望成为全球硅料龙头。

硅片环节,双寡头格局依旧。随着单晶硅成本与效率水平不断提升,多晶硅片已经逐步从市场出清。而在单晶硅片环节,隆基中环双寡头格局依旧。2019年隆基出货35GW,中环28GW,单晶市场规模90GW,两家合计市占率依旧在70%附近。

多晶电池片基本出局,单晶电池向头部集中。2019年单晶组件市占率达到65%,同比提升20%并超过多晶组件的市场占比。随着单晶叠加PERC和大尺寸等进一步降本增效,多晶电池在2020年彻底出局。

光伏银浆,国产替代最后一块拼图

光伏电池银浆简介:太阳能电池使用的厚膜导体浆料分为三种:受光面的正面银浆、背光面的背面银浆和背面铝浆。三种导体浆料经过丝网印刷过程分别印制在硅片的两面,烘干后经共烧结,形成硅太阳能电池的两端电极。正面银浆用于形成光伏电池受光面电极,是“硅片→电池片”环节的重要材料,经过丝网印刷、烧结后形成导电通路,对光电转换效率影响大,进而直接影响电池。

辅材国产替代的最后一块拼图。正银国产化进程加速推进。正面银浆属于典型的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产品技术含量较高,行业集中度较高。杜邦、贺利氏、三星SDI及台湾硕禾凭借先发优势抢占了全球正面银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而浆料在PERC电池片总成本中占比约10%,在非硅成本中占比30%以上,是光伏电池降本的重要手段,因此正银国产化势在必行。2016年,国产正银企业开始具备批量供货能力;2017年国产正银市场份额快速提升至约20%,2018年市场份额提升至约35%-40%,2019年市场份额达到50%左右,并且将继续提升。

HJT带来光伏银浆逆袭之机。目前光伏电池正面银浆大致分为高温银浆和低温银浆两种。P型电池和N-PERT/TOPCon电池使用高温银浆,HJT电池使用低温银浆。

邓永康指出低温银浆成HJT商业化的关键一环:一方面HJT电池对低温银浆的需求量巨大。另一方面,低温银浆价格昂贵。目前,HJT电池低温银浆产业化技术几乎被日本京都电子KEM独家垄断,售价约为6500-6800元/kg,而高温银浆的正银价格约为4500-4800元/kg。低温银浆占电池成本的20%以上,电池非硅成本的50%以上。他认为低温银浆市场空间超150亿元,而且未来正银市场空间超200亿元,正银国产替代正当时!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