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海南空域改革先进一步 低空飞行当天申报当天起飞

时间:2020-12-12 09:50:11来源:中国经营网

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工作逐步推进,海南在经济和产业发展方面区别于全国其他地区的独特性开始逐步显现出来。在离岛免税带来新的消费亮点的同时,一些较为敏感的领域改革,也在海南开始落地推开。

这其中,首先开始的是空域管理。《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根据有关部门的协调和安排,海南低空空域管理已经开始试行“低空飞行当天申报当天起飞”的管理制度,无论是相较于海南自身,还是与全国其他省区市的空域管理制度相比,都属于极具针对性的改革创新。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的“航空业角色”和地位,已经十分清晰。12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落地,12个飞机航材维修用零部件税号的生产用零部件全部予以零关税,对于海南自贸港而言,航空及其制造业恐怕将成为离岛免税之后的又一快速崛起的增长点。

低空改革

无论对于航空业的企业和机构而言,还是对于监管部门而言,低空空域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微妙而敏感的区域。这一方面关系到航空管制的安全水平、公共安全的保障和对监管技术的考验;另一方面,低空空域则也蕴含着巨大的商业机会和潜在利益。

“民航飞机一般飞在6000米以上。”一位航空业资深人士告诉记者,而所谓“低空空域”,按照现行空域管理制度框架,主要是特指1000米以下的飞行空域,而这一空域,主要是通用航空飞行的空间,换句话说,就是通用航空的经营空间。

海南自由贸易港对此领域颇有寄望。日前,海南省确定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集成创新行动方案和任务清单(2020-2022年)”(以下简称“清单”)。清单29条提及,实施中央和海南垂直双管的民航行业管理和军民联合空域管制体制机制。

多位国内航空业资深人士都认定,所谓“军民联合空域管制体制机制”中,即应包括1000米以下低空空域管理的改革和创新。一位在海南从事航空业的人士告诉记者,海南方面已经在低空空域管理的改革方面有了“一组动作”。

他告诉记者,官方对于这一改革的原则已经和相关企业进行了明确,即“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为海南通航用户提供一站式飞行服务”。而且,他向记者强调,海南在这方面很有决心要做出一个相较于国内其他省区市都“更进一步”的改革和创新。

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第16条提及:“进一步放宽空域管制与航路航权限制,优化航运路线,鼓励增加运力投放,增开航线航班。”这使得这项改革有了制度性设计的保障。

当天申报

多位航空业人士告诉记者,严格意义上说,低空空域管制改革并不是海南自由贸易港的“专利”,在全国范围内一度推行过,但是收到的效果不甚理想。

2012年,《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指导意见》出台,明确在北京、兰州等5个飞行管制区分类划设低空空域,这意味着60年没变的空域划分和低空空域管制“正式破冰”,随后,相关的改革工作开始进行。

接近监管部门的人士向记者解释,中国的空域管理制度实际上是在国家空管委统一协调领导之下的制度。“航路以内的空域,由民航部门提供管制和指挥,但是航路以外的空域,则由军方负责管理指挥,而且,中国所有的空域,都属于管制空域,所有的飞行都必须经过申报,得到批准之后才能进行飞行。”他说。

1000米以下的低空空域,原则上属于“航路”以外。

因此,中国的飞行审批手续十分繁杂。两位通用航空企业的经营者都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通用航空领域的低空域飞行,要提前一周申报,获批之后才能获准上天飞行。“但是,通航的用户,商务活动不确定性很强,要提前一周申报、获批才能飞行,实际上就是对这个市场很大的制约。”

海南现在打破了这一制约性的因素。多个来自一线业务人员的信息都能证实,海南的低空空域改革中,已经开始推行“当天申报当天起飞”的管理方式。“打个电话申报飞机就能起飞,基本上现在已经做到这个程度了。”一家负责为某大型企业通航飞行服务机构的业务人员告诉记者。

“确保海南低空通航飞得起来、飞得简单、飞得顺畅、飞得安全”已经成为这一改革的原则。

航空角色

“‘当天申报当天起飞’作为一种管理方式,已经执行一段时间了,从进度的角度讲,应该是全国范围内最大的。”一位通航企业的人士向记者如此评价。这也给海南的航空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机会,通航企业都已经盯准海南自由贸易港。

海南省官方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海南已经吸引了60余家科研、培训、通航服务、应急救援等企业进驻海南。记者了解到,在此之前,中央空管委的有关负责人近期曾到海南进行视察,在谈及低空空域和通航产业时表示:“通航产业这一块,不是到了井喷前列,是到了火山爆发的前列。”

这一改革突破,显然要有相应的监管技术做保障。记者了解到,海南方面专门设计构建了一套低空通航飞行服务保障系统,完成了海南地区低空空域空管服务保障的系统和体系集成。海军参谋部航空兵局也对这一系统的设计和构建进行了指导。

记者掌握的情况表明,这套系统包括基于公网的低空监视技术、通航“低慢小”飞行器数字身份电子标识系统技术、低空空域划设和仿真评估方法等方面的“内容”。从而使低空空域能够既放开,又确保安全。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