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27 16:50:58来源:中国新闻网
舒席是安徽省潜山市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因潜山历史上称为“舒州”而得名,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生产历史。10月27日,在潜山市油坝乡一家扶贫车间里,编织工人们席地而坐,或宽或窄的篾条在双手之间翻飞,被编织成一张张柔软的竹席。
“舒席是以本地生产的小叶水竹为原材料,它质地柔软,舒适凉爽。”舒席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唐竹林介绍说,“它的制作过程,从一开始的选料、剖竹到编织,再经过煮、晒等等一共有十五道工序。”
据了解,由于上世纪90年代空调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竹席需求量下滑,经济效益也逐渐低迷,曾经“家家兴竹园、户户编舒席”的繁荣景象也不复存在。2018年舒席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潜山市积极探索“合作社+电商+农户”的模式,推进舒席传统工艺的传承和产业振兴,使这一沉睡的非遗资源成为活资产,让不少老艺人吃上了手艺饭,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以前多以家庭为单位,规模比较小,人也比较少。”唐竹林说,“2014年成立了欣兴鑫舒席专业合作社,当时带动了78户贫困户,涉及贫困人数大概200多人。2019年大概有700多人参与了舒席编织。”
据介绍,传统的睡席价格高,一床在千元以上,属于小众产品。为了拓展市场,该合作社根据市场需求,开发了包括拖鞋、鞋垫、包装盒、扇子、沙发垫等不少衍生产品。目前有2类8个品种,这让舒席工艺为更多年轻人了解,也增加了席农的就业机会。
60多岁的胡金环是潜山市油坝乡东店村村民,她的老伴因患病丧失了劳动力,2014年成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目前,她在扶贫车间里,编一张席子会比普通的编工多拿5元钱,另外每个月还有两百元的补贴。
“我老公得了脑溢血,已经八年了。我家里还有一个老人也80多岁了,还有一个小儿子30多岁了还没结婚,说实在的我家里还是比较困难的。”胡金环说,“在合作社上班后,每月能拿两千块左右,比原来稳定多了,2018年也实现了脱贫。”
近年来,潜山市不断推进舒席产业振兴,推行“非遗+扶贫+旅游”文化扶贫模式,发挥文化“扶志”“扶智”作用,让舒席产业在扶贫领域中发挥更大效益,为百姓拓宽增收渠道的同时,加大舒席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力度。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2020-10-27 11:49:29
2020-10-26 17:50:01
2020-10-26 16:50:10
2020-10-26 15:50:00
2020-10-26 13:50:39
2020-10-26 11:49:55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2020-10-27 09:49:20
2020-10-26 19:50:04
2020-10-26 17:50:15
2020-10-26 16:51:10
2020-10-26 16:50:26
2020-10-26 15:50:1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