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半亩园”里播下劳动的种子

时间:3029-10-23 16:03:44来源:浔阳晚报

10月19日上午,九江市双峰小学濂溪校区运动场上一片欢声笑语。当天,孩子们身穿以蔬菜瓜果为主题的造型服装,一个个化身为行走的“辣椒”“玉米”“南瓜”“茄子”“草莓”“葡萄”……原来,这是双峰小学正在举行首届农耕文化节开幕式。随后,学生们来到学校农场,挖红薯、犁地、堆肥,虽然裤腿上、脚上全是泥巴,却开心得不得了。

在生活丰富多彩的城市,双峰小学为何看重农耕文化,“土里土气”的农活为何受到学生的追捧,家长对这个活动如何评价?记者带着好奇走进双峰小学濂溪校区。

校园里建了个“开心农场”

走进双峰小学濂溪校区,迎面看到一棵柿子树,红彤彤的柿子像一个个小灯笼。说到校园的果树,该校德育处主任崔婷老师的话题顿时滔滔不绝,“校园里的果树品种众多,从初夏到深秋,都有果实挂满枝头,有柚子、橘子、柿子、枇杷、石榴、杨梅,学校每年还会举办杨梅节呢,孩子们吃着亲手采摘的杨梅,可高兴了。课余时间,老师还带着学生一起收集果树的落叶,制成标本或美丽的树叶贴画,让孩子们受到了艺术熏陶,又得到了美的享受。”

在崔婷老师的指引下,记者又来到校园运动场旁边的一处菜畦。这便是学校本次农耕文化节的主要活动场所。

记者了解到,这块菜地是双峰小学濂溪校区让孩子们体验农耕生活、亲近大自然而建的。早在建校之初,学校就在操场旁边预留了这块空地,面积约为半亩,故而取名为“半亩园”。如今,这个现实版的开心农场成了孩子们与泥土、种子、劳动工具亲密接触的乐园,他们在这里感受着劳动带给他们的无限快乐、分享着播种的经验、体验着种植的成功。

孩子们读懂“粒粒皆辛苦”

本次农耕文化节的主题是“传承农耕文化,播撒希望种子。”学校安排的活动丰富多彩,一年级学生体验耕地和播种,二年级学生挖红薯,三年级学生举行农耕文化摄影比赛,四年级学生写种子种植观察日记,五年级学生制作堆肥,六年级学生举行农耕文化手抄报比赛。

在开幕式中,六(1)班同学为全校师生表演了快板《新农村——稻田画》,同学们生动的表演仿佛让大家看到田野间已然成熟的稻穗,正铺展出最美丽的稻田画。情景剧朗诵《农耕——劳动最美》由衷地赞美了那些有着勤劳的双手与无穷的智慧的劳动者们。

当天中午,同学们享用着从“半亩园”挖出来的新鲜红薯,格外的香甜。二年级学生伍洛灵、李承炜在班上分享了本次活动的感受。伍洛灵说,“在挖红薯的过程中,让我体验到了农民伯伯耕种时的辛苦。”李承炜同学说,“在犁地时,我的指甲里面全是泥土,这次活动让我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今后我会更加珍惜粮食,因为每一粒粮食都饱含了农民伯伯的汗水。”

除了孩子有收获,双峰小学的家长也收获多多。家长周女士说,参加活动前,她和女儿一起科普了农作物种植的基础知识,知道了什么是犁地,什么是堆肥,最重要的是孩子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女儿回来说:“妈妈,我发现犁地时一个人拉很费劲,但是和几个同学一起拉时就轻松多了。”

学生作文写得很“接地气”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这些耳熟能详的农事谚语,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似乎成了“老皇历”。而现实生活中,孩子们绝大多数不知道红薯是长在泥土中的,麦子是哪个季节收获的,大豆又是如何种出来的。

崔婷老师告诉记者,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们,跟土地接触越来越少,作文中对四季的感受大多是想象中或仅限于从书本上获取,缺乏真实的体验,认不清农作物,更不懂农作物生长规律。通过农耕文化节,孩子们在干农活、知农事、体农情的劳动实践中,真正走进农耕文化,在增长阅历的同时,也涵养了他们内置于心的恤农情结。祖国的未来需要高素质人才,但真正的高素质的人才不仅要学会“仰望星空”,更应该自觉学会“脚踏实地”。这也是双峰小学建“半亩园”和举办农耕文化节的初衷。

我们的半亩园在新双峰墙角。

春天来了,嫩嫩的菜苗探头探脑。

夏天来了,蚂蚱们追逐着蹦蹦跳跳。

秋天来了,蟋蟀的歌声回荡在半亩园的边边角角。

冬天来了,半亩园穿上厚厚的雪花袄。

……

这是双峰小学杨天皓同学笔下的“半亩园”。如今,杨天皓已经小学毕业了,“半亩园”已然在他童年生活中留下美好的记忆,而且,这些美好将会带给千千万万个从双峰走出去的孩子。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