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外资加速抢滩理财子公司 全球资管巨头战略增资招银理财

时间:2021-03-23 08:50:10来源:大河财立方

3月19日,招商银行发布公告称,摩根大通将战略增资入股招银理财。这成为继东方汇理、贝莱德、施罗德等全球资管巨头落子理财子公司后,外资抢滩布局理财子公司的又一最新案例,也是全球资管巨头和本土资管龙头机构的一次强强联手。

据业界人士预测,规模庞大且快速增长的理财需求,以及持续向纵深推进的金融开放政策,有望催生更多外资机构加速涌入中国市场。

摩根大通26.67亿元战略入股招银理财,

持股比例10%

3月19日,“零售之王”招商银行在披露2020年年报的同时,发布《关于引入战略投资者对招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增资的公告》(简称“公告”),为提高招银理财的经营管理水平,推进招商银行的综合化经营战略,响应金融对外开放的政策,拟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JPMorgan Asset Management (Asia Pacific) Limited(以下简称“摩根资产”)对全资子公司招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招银理财”)现金增资26.67亿元,持股比例10%。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战略增资完成后,招银理财有望成为国内首家在公司层面直接引入外资的理财子公司。

公告内容显示,本次增资以协议方式进行,摩根资产出资约26.67 亿元,其中约5.56 亿元计入招银理财的注册资本。增资完成后,招银理财注册资本由50亿元增加至约55.56 亿元,招商银行持股 90%,摩根资产持股 10%。摩根资产实际出资额与其认缴的注册资本金额之间的差额计入招银理财资本公积。

摩根资产是摩根大通集团资产管理板块在亚洲的投资部门和主要运营实体。相关资料显示,摩根大通集团是一家全能型的全球资管巨头,总部位于纽约,业务涵盖投资银行、零售金融服务、银行卡服务、商业银行、财产及证券服务和资产管理六大领域,资产管理规模2.7万亿美元,依托庞大的管理资产规模与突出的盈利能力,在全球资管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招商银行的公告同时晒出了招银理财的亮眼成绩单。2020年末,招银理财管理的理财产品余额(不含结构性存款)102.4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87%。其中,表外理财产品余额占比达99.97%,表外理财产品募集资金余额排名市场第二。

庞大的管理规模推动了良好的财务表现。招银理财经审计的财务数据显示,2020年营业收入37.72亿元,净利润24.53亿元,总资产80.61亿元,净资产74.74亿元。

本次摩根大通战略入股招银理财,可谓全球资管巨头和本土资管龙头机构的一次强强联手。招商银行在公告中表示,本次合作可以深化招商银行与摩根大通合作的深度广度,有利于招银理财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建设自身能力,借鉴摩根资产作为国际领先资管机构在金融科技、投资研究、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经验,进而推进招商银行综合化经营战略的实施。

外资频频落子理财子公司,

抢滩布局中国资管市场

摩根大通战略入股招银理财,只是外资抢滩布局中国理财市场的最新案例之一。事实上,早在摩根大通之前,东方汇理、贝莱德、施罗德等国际资管巨头早已捷足先登,提前落子理财子公司。

2019年12月,中国银保监会批准东方汇理资产管理公司(简称东方汇理资管)和中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银理财)在上海合资设立汇华理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其中东方汇理资管出资比例为55%,中银理财出资比例为45%,成为首家在华设立的外资控股理财公司。2020年9月,汇华理财正式开业,标志着管理规模1.6万亿欧元、欧洲规模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东方汇理入局中国理财市场。

2020年8月,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透露,贝莱德金融管理公司与建信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新加坡淡马锡旗下富登管理有限公司在上海合资筹建由外资控股的贝莱德建信理财有限责任公司,管理资产规模超过7万亿美元的全球资管巨头贝莱德集团正式布局理财子公司。

2021年2月,交通银行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交银理财收到《中国银保监会关于筹建施罗德交银理财有限公司的批复》,批准同意施罗德投资管理、交银理财合资在上海市筹建施罗德交银理财有限公司,其中施罗德投资管理持股51%,交银理财持股49%。施罗德投资作为海外资管巨头,管理资产规模达6496 亿美元,本次合资设立理财公司,是2005年与交通银行合作设立基金管理公司以来,两家集团在资管领域的再次携手。

庞大市场叠加金融政策,

有望催生更多外资机构加速涌入

全球资管巨头频频抢滩入局理财子公司的背后,是中国快速增长的理财管理需求。

2021年1月,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0年)》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银行理财市场规模达到25.86万亿元,当年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9932.5亿元。数十万亿级的理财市场蛋糕,全球资管巨头当然不能缺席。

除了快速成长的居民理财需求,金融开放政策的出台,也为外资企业布局资管行业扫除了政策障碍。

加入WTO以来,为保护国内金融业发展,我国对外资持股金融机构的比例设置了一定限制,外资机构更多停留在金融机构参股股东层面,无法成为金融机构的控股股东。例如中国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 年修订)将证券、基金、期货、寿险四类行业列入“限制外商投资目录”,其中寿险公司要求外资比例不超过50%,期货公司要求中方控股,基金公司要求外资持股比例不超过49%,证券公司要求外资持股比例不超过1/3。

2018年的博鳌论坛上,中国宣布将大幅放宽包括金融业在内的市场准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宣布了金融业对外开放的11项具体措施,包括取消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将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人身险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上限放宽至51%且3年后不再设限,对商业银行新发起设立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和理财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不设上限等措施,明确了金融开放的时间表。

2019年,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宣布了11条金融业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鼓励境外金融机构参与设立、投资入股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允许境外资产管理机构与中资银行或保险公司的子公司合资设立由外方控股的理财公司,正式打通了外资参控股境内理财子公司的通道。

2020年1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再次重申鼓励境外金融机构参与设立、投资入股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允许境外资产管理机构与中资银行或保险公司的子公司合资设立由外方控股的理财公司。

一位长期从事资管工作的人士告诉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随着金融开放政策的持续推进,接下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外资机构加速涌入中国市场,并与本土金融机构在新的起跑线上同台竞技、竞合成长,共同分享日益增长的资管市场蛋糕。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