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1-12 13:49:57来源:贝果财经
近几年来,由于国内基建增量变小,几大基建类央企“跨界”不断。
中国建筑(601668.SH)、中国电建(601669.SH)、中国交建(601800.SH)等企业不断进入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市场;与此同时,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以下简称“二铁”)也在机场、港口、水利、房屋建设等非轨道交通基建领域增加布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
市场竞争加剧
一位中国铁建(601186.SH)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过去铁路和城轨市场比较封闭,项目基本上都由“二铁”负责,但近年来越来越多其他央企进入这一市场,偶尔也有地方国企中标。“我们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订单越来越难拿。”他说。
“经常有运作差不多的项目,被人横叉一脚的情况。”中国中铁(601390.SH)人士也向记者反映了这一情况。他表示,相比铁路,城轨市场受冲击更大。因为铁路大多由国家层面主导投资,资金相对充足,业主更倾向于选择有经验的承包商,而城轨由地方政府投资,地方政府财政压力较大,近几年更多依赖PP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投资,更希望承包商可以垫钱建设,这时中国建筑、中国电建等几家非涉铁央企的资金优势就显露出来。
上述人士描述的情况可以在近年来“二铁”年报中得以佐证。中国中铁在2018年之前的财报中一直称,“公司在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基建市场的份额为50%以上”。到了2019年这一份额描述开始减少,变为“在城市轨道交通基建市场的份额在40%以上”。
中国铁建历年财报数据也显示,2017年公司铁路工程新签合同额 2152.615 亿元,占工程承包板块新签合同额的16.65%,2019年,该领域新签合同额2613.218亿元,占工程承包板块新签合同额比例下降到15.10%,城市轨道工程新签合同额占比从2017年的15.83%,下降到2019年的10.33%。
上述中国中铁人士认为,相比于非涉铁央企进入轨道交通领域的速度,“二铁”在反向进入非涉铁央企传统市场布局上或更快一些。他进一步解释称,一方面是因为“二铁”在公路、市政等领域布局更早;另一方面,铁路领域专业性更强,且国家投资为主,“二铁”的技术和团队优势更明显,其他企业不容易进入。“房建、市政、水利等领域工程由地方政府投资为主,与城轨类似,技术难度较低,属于只要愿意垫资建设,就较容易拿到的项目。”他说。
基建央企“跨界”拿大单
从历史上看,基建行业几大龙头央企都拥有自己的专业领域,“二铁”的传统市场是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国交建的传统市场是港口工程,中国建筑的传统市场是房屋建筑和机场建设,中国电建的传统市场是水利电力工程建设。
彼此跨界的趋势在几家基建企业财报中都有体现。如上所述,近几年来,“二铁”在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市场的份额开始呈现下降趋势。与此同时,中国电建、中国建筑等则拿到越来越多的轨道交通市场大单。
中国水电行业的龙头中国电建2019年财报显示,公司建筑工程承包业务主要包括水利水电工程承包、其他电力工程承包、基础设施工程承包业务三项。其中,水利水电工程承包营业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从2017年的23.95%下降至2019年的19.62%。基础设施工程承包营业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从2017年的46.96%上升至2019年的50.35%。
中国电建在2019年财报中称,近年来,公司持续推进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在巩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等传统主业的同时,稳步扩张基础设施业务和水资源与环境业务快速扩张,培养壮大公路、市政、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房建领域等专业化品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国电建还提到,公司在积极争取川藏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
2020年10月31日,北京市建设工程交易信息网公示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先期开工段七大标段中标人,七个项目由“二铁”和中国电建三家公司分享,而其中金额最大的一项——色季拉山隧道17.7km(总长37.9km)及相关工程,投标报价44.69亿元,由中国电建下属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获得。
房建领域龙头中国建筑也在向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市场发力。中国建筑在2019年财报中称,公司在轨道交通领域持续加码,中标天津地铁7号线项目、长春城市轨道交通6号线工程03标总承包项目;铁路领域持续发力,中标国家“十三五”交通规划综合运输大通道郑济高铁郑州至济南铁路山东段站前工程2标段。
在非涉铁央企进入轨道交通领域的同时,“二铁”也在加速进入机场、港口、水利、房屋建设等非铁路基建领域。
中国铁建历年财报数据显示,其房建工程新签合同额占工程承包板块新签合同额的比例从2017年的15.88%,增长到了2019年的31.34%。机场码头工程新签合同额占比从2017年的0.75%,增到了2019年的2.18%。
中国中铁在2019年年报中也称,公司积极开拓新市场新领域,水务、环保、水利工程等领域取得新提升、新突破,2019年签署的285.6亿元滇中引水工程是公司历史上中标额最大的水利项目。
2020年上半年,中国中铁在水利水电领域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10.4%。房建、市政新签规模分别增长79.1%和14.9%。
基建蛋糕变小
为什么基建巨头要如此积极地进入对方传统市场?
一位基建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表示,主要原因是近几年基建增速下滑,市场蛋糕变小,企业在本身优势领域增量变小,只能到更多其他领域寻找增量。“不过,这一趋势有利于打破一家企业对某一领域的市场垄断,有利于市场不断开放,”他说。
上述中国中铁人士也表示,此前,“二铁”和中国电建、中国建筑等不进入彼此市场,一方面是没经验,更重要的是自己的传统市场足够大,现在随着市场内竞争越发激烈,向外拓展成为必然趋势。基建行业是竞争性行业,国家层面也鼓励几家央企加强竞争。“预计未来几大基建央企彼此蚕食市场的趋势会越来越强,基建央企将逐渐同质化。”他说。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17年,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分别为13.3%、21.2%、21.5%、17.2%、17.4%和19%,但从2018年开始,基建投资增速急转直下,仅为3.8%,2019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速与2018年持平。2020年,基建投资维持在低增速,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11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0%。
铁路基建投资萎缩的趋势也开始显现,2021年1月4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召开的全路工作会议透露,2020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819亿元。这是铁路固定资产投资7年来首次低于8000亿元,同时,2020年高铁新开通里程仅2900公里,同比大降51.67%,为“十三五”期间高铁开通里程最低年份。
就2021年铁路建设工作目标,国铁集团董事长陆东福表示,2021年,确保投产新线3700公里,这比2020年计划投产额,降低了7.5%。
此前,国铁集团人士曾对记者透露,预计2021年铁路新线开通里程,尤其是高铁里程都将继续收窄,预计下降幅度会在40%~50%之间。“2021年高铁新线开通里程仅在1000~1200公里左右。”他说。
轨道交通企业纷纷布局全产业链
不仅仅在基建领域,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和通信信号领域,随着竞争的加剧,企业“跨界”布局也越来越多。
2012年2月,全球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生产企业中国中车(601766.SH)成立中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布局工程承包领域,先后承建了沈阳市浑南新区现代有轨电车工程、重庆轨道交通四号线一期工程、台州市域铁路S1线一期PPP项目工程等项目。
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控制领域最大供应商中国通号(688009.SH)旗下也有通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和通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子公司开拓基建工程市场。
除了进入基建领域,中国中车和中国通号也在向彼此的领域扩展。
2014年,中国通号成立通号(长沙)轨道交通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开始布局轨道交通车辆生产市场。2015年中国通号获得天水市有轨电车车辆订单,并于2019年3月交付。
中国通号高层对记者表示,中国通号进军轨道交通车辆产业,主要是因为未来几年高铁建设速度将趋于平缓,信号市场增量逐步稳定,中国通号需要新的业绩增长点。
事实上,中国中车近几年也在进军轨道交通通信信号领域,2016年7月,中国中车旗下首个通信信号企业湖南中车时代通信信号有限公司成立。“大家都希望能做全产业链。”上述中国通号高层说。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2021-01-12 12:49:38
2021-01-12 10:50:20
2021-01-12 09:49:56
2021-01-12 08:51:27
2021-01-11 19:49:14
2021-01-11 18:49:14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2021-01-12 12:49:53
2021-01-12 10:50:37
2021-01-12 08:50:58
2021-01-12 07:49:17
2021-01-11 18:50:10
2021-01-11 16:50:4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