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30 11:50:52来源:华夏时报
摘要:所以,对于由新技术导致的对金融业的冲击,不能站在传统的思路上去看待,而是要冲破传统思维框架,寻找更加有效率的解决之道,监管要随形势的演变而改变。
任何金融产品都具有一定的风险,尤其是目前的互联网信息技术进入金融后所带来的一系列创新,在提高效率和便利的同时,也可能会放大一些风险,其中第三方平台存款就属于这类产品。
这类存款的主要模式是银行通过与第三方流量平台合作,一般是大的互联网巨头,通过其网络展示并销售存款产品,其中互联网平台购买接口和信息展示,银行提供服务和销售。
监管机构对这类存款的监管已经非常严格,比如近几年比较风靡的智能存款产品、靠档计息产品和结构性存款产品,都被实施了严厉监管,前两种已经叫停,第三种由于余额过于巨大,操作不好可能引发一些不利后果,目前还处在准备规范当中,估计未来的方向仍然是叫停。
以上三类存款产品,都具有过度竞争、刚性兑付、假结构,高息揽储等等弊端,具有较大的外部性风险,叫停是必然的。
但是普通的第三方存款产品成为目前一个头痛的问题。
从某平台例子看,截至6月末,该平台累计为金融机构推荐了逾200万个存款客户。目前已逾70家银行接入该平台,在售存款产品有90款。
几乎所有的互联网流量平台都有类似的产品,售卖的存款产品从国有大行到股份制银行到地方农商行,直至民营银行,利率按照不同类别的银行而不同,比如大行利率最低,民营银行和农商行利率最高,这些存款产品的利率,基本是按照线下网点的挂牌利率执行,并未有所浮动。另外,按照媒体报道的情况,平台会按照千分之二到三的比例分成。
现在大家对于这类存款议论比较多的是,这类存款往往突破地域限制,让区域性银行开展了全国性业务,而且利率敏感性高、异地客户为主、客户粘性低、存款稳定性远低于线下,增加了中小银行的流动性管理难度。同时,平台存款全额计入个人存款,导致流动性匹配率、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和核心负债比例高估。
但是必须看到的是,这类存款的好处恰恰就在于突破地域限制的问题,我国金融监管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地域限制,地方法人银行立足当地,为当地金融服务,比如农村商业银行,就是要立足三农,为三农服务。
但是几十年的实践让地方法人银行的发展受到较大限制,相较于地方大行,一些城市商业银行由于网点少,吸收存款的能力差,常常出现流动性风险。农村商业银行自然必须是服务农村,但是国有大行和邮政储蓄银行在当地一般都设有分支机构,他们把当地的存款虹吸到全国,把欠发达地区的稀缺资金吸收到发达的大城市,让这些中小银行的存款出现非常大的难题,是长年被诟病但没有解决的问题。
即使在全国性的金融业务中,中小银行往往是弱势的,比如在公开市场操作中,中小银行不是一级交易商,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和其他流动性投放中,都是跟大行操作,中小银行要得到资金比如通过大行之间的交易,在这个过程中,大行要收取一定的收益,中小行得到资金已经是提高了一档利率,提高了他们的融资成本,使其经营雪上加霜。去年包商银行出现风险后,市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信用分层,中小银行融资成本高企,更为基础的原因其实就是这个。
在2014年我国外贸结束双顺差,央行货币投放通过各种“麻辣粉”和“酸辣粉”后,这种模式使得中小银行遇到的困境愈演愈烈,加剧了中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互联网数字经济的到来,银行网点虚拟化,用户习惯已经彻底变迁,大家通过互联网进行金融交易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未来这种趋势会更加强化,而不是弱化,因此商业银行必须运用互联网力量作为资金经营的重要依托,存款自然不可免。
因此,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随着科技对于金融的渗透,此前一些监管框架可能也要做相应的适当调整,比如地区金融机构的业务地域限制等——既然是数字化、互联网金融,地域限制业务就是必须重新反思的监管原则了,否则就是自缚手脚。
比如目前中小银行风险较大,他们不仅开展业务困难,而且进一步融资的能力受限,这样会让他们进入恶性循环。如果利用互联网的模式,将全国发达地区的资金吸入相对欠发达地区,一方面为当地县域经济和三农服务,另一方面壮大了中小银行实力,减少了他们的风险,属于一举多得的事情,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扶贫”。
而对于互联网存款利率敏感性高、异地客户为主、客户粘性低、存款稳定性远低于线下的问题,监管可以适当降低其流动性匹配率、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和核心负债比例等来进一步精准监管该类存款。
2018年6月,银保监会办公厅和人民银行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完善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应进一步规范吸收存款行为,不得采取通过个人或机构等第三方资金中介吸收存款。
应该说,这个文件禁止的是第三方中介机构直接吸收存款,而并非指第三方平台提供信息展示和销售接口;而对于第三方平台的收费问题,则应有一定的规范,不能因互联网巨头垄断抬高利率,适当的收费应该理解为网点等成本的替代。如此看来,第三方平台是降低了存款成本的。
所以,对于由新技术导致的对金融业的冲击,不能站在传统的思路上去看待,而是要冲破传统思维框架,寻找更加有效率的解决之道,监管要随形势的演变而改变。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2020-11-30 10:50:41
2020-11-30 10:49:51
2020-11-30 09:49:24
2020-11-30 08:49:11
2020-11-30 07:49:06
2020-11-29 16:49:46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2020-11-30 07:50:07
2020-11-30 07:49:16
2020-11-29 17:50:49
2020-11-28 19:49:20
2020-11-28 18:50:14
2020-11-28 15:49:4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