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18 08:50:00来源:大众日报
烟台市蓬莱区三里沟村有棵1400多年历史的古槐,它生长在陡峭的斜坡上,树根抓实土地、汲取精华。每逢农历二月二,村民都会前来祈福许愿,古槐成为承载村民美好愿望的象征。
村民赵翠娟就住在古槐西南侧的屋舍中。7月28日凌晨4点半,天刚擦亮,赵翠娟早已收拾妥当。推门而出,沿着整洁平坦的水泥路,步行5分钟,她来到位于村中心的古槐馒头厂,这是三里沟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项目之一。
测温、洗手、换好工作服、戴上手套,赵翠娟和其他三位村民忙活起来。“前一天我们已经把面粉按照比例倒进机器,现在加入水,由机器和面、揉面……”启动机器,不一会儿,一个个“身材均匀”的馒头“走”出机器,赵翠娟赶紧用铺好笼布的蒸屉接住。
“笼布也是定制的。你看,每块笼布上还印着20个品牌名字——古槐。馒头放在‘字’上,蒸熟了,馒头上也有‘名字’了。”赵翠娟感慨道,“我们村两委班子为了办好合作社,没少下力气,大到给产品找销路,小到笼布定制、包装盒设计,事事操心、用心。我们的合作社越办越好,我们村民也跟着过上好日子了!”
赵翠娟今年56岁,6年前从蓬莱市超硬复合材料有限公司退休,每月养老金1100元。虽然丈夫在外打工有固定收入,但家中还有未成家的小儿子,经济压力并不小。“刚退休回家,我也到处找活干,但都离家太远,照顾不上外孙。”赵翠娟正发愁时,2018年,党支部领办集体经济合作社,赵翠娟成为古槐馒头厂的一员。紧接着,村里又成立了蓬莱市古槐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发大棚立体化特色种植,建立800平方米的阳光大棚,种植盆栽蔬菜和盆栽花卉,同时推广航天育种、高效农业。
从此,赵翠娟不用出村就能挣到满意的工钱。“我每天早上先来馒头厂干活,干到6点半;再去蔬菜大棚干活,干到中午12点,回家给外孙做午饭;下午有空的话,就接着去合作社干。”赵翠娟跟记者算了笔账,一小时工钱是12.5元,平均每天工作8小时,一个月下来就是3000元。“我退休前每个月才挣2400元,现在比上班挣得还多。”
其实,在三里沟村成立合作社并不易。2014年12月,三里沟村新一届“两委”班子走马上任。“杂草丛生、垃圾成堆,路面坑洼不平、污水遍地,村集体收入薄弱,人心涣散。”村党支部书记郑晓东回忆说,村里的年轻人都不愿在村里住,纷纷外出打工和创业。面对困难,村“两委”班子一手抓村居环境改善,一手抓集体经济发展。“我们硬化道路6000多平方米,对全村污水管网进行统一处理,彻底清理垃圾死角,全方位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村绿化率达到80%以上。还注册成立古槐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建立特色主食加工厂,打造喜寿饽饽、杂粮馒头、包子等主食产业链条,加工厂从最初的零散销售发展为订单销售,年集体收入20多万元。”
“我们馒头厂每天固定为26家超市送货,送货司机就是我们村党支部书记郑晓东和副书记姜立生。他俩一人开一辆车,一人往西、一人往东送货。”赵翠娟说,为了扩大销路,他们操碎了心。在村“两委”的努力下,古槐馒头卖出烟台,卖到北京、沈阳、齐齐哈尔等地。
三里沟,离城三里的一道沟。但村“两委”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把昔日贫穷落后的“垃圾沟”变成了村集体年收入8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2万元的小康村。“如今这日子和这馒头一样,蒸蒸日上啊!”赵翠娟笑着说。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2020-08-17 17:50:43
2020-08-17 14:49:07
2020-08-17 12:49:49
2020-08-17 10:50:43
2020-08-16 15:50:03
2020-08-16 14:49:04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2020-08-18 07:49:13
2020-08-17 19:49:29
2020-08-17 10:51:46
2020-08-17 09:49:18
2020-08-16 18:50:01
2020-08-16 08:49:5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