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7-25 10:50:06来源:经济观察网
“目前大银行的小微贷款定价平均下来普遍不到四点几,刨开资金成本、人工成本、风险成本,其实在盈亏平衡点波动,有些业务微亏、有些业务微利。”7月份中旬,一位国有大行普惠金融部门人士朱深(化名)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说道。
即使在盈亏平衡线浮动,依然没有阻碍朱深投入服务小微企业的热情。有的时候朋友会与其开玩笑说,“你做了这么多年小微,是不是觉得为了完成监管指标去做?”
朱深说,“我们现在已经不这样想了,可能在贷款上面收益不高,但长期服务中会增加合作接触,银行对客户不是一单买卖,想得是如何把小微扶持起来,这是一件有成就感的事。”
记者在朱深身上看到态度非常明显的主动转变。“连续两年银行下降小微利率和融资成本,如果今年再降一个点,我们测算过银行可能是亏本在做。现在行内的态度很明确,就算是亏本也要把这块业务给做大。”朱深说。
央行6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全国性银行要发挥好带头作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优惠力度不低于50个基点,五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40%。
7月1日,央行再次起下调再贷款、再贴现利率,降低银行从央行获取资金的成本,进而带动三农、小微企业等群体的融资成本下行。此前,央行已推出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3000亿元防疫专项再贷款、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以及增加面向中小银行的再贷款再贴现额度1万亿元,多项政策无缝衔接,帮助点多面广、市场融资成本较高的中小微企业获得融资支持。
以朱深的经验来看,国有行破局普惠金融业务有“金字塔顶”的优势,更需要标准化产品、数字化风控、集中化运营,其次还要防范小微风险,保证普惠金融可持续性。
从人跑到数据跑避免“上热下冷”
2020年,小微金融盼来多场春风,决策层、监管层推出了多项举措为小微企业纾困。早在几年前,小微普惠金融并不是银行从业者“上乘偏好”,“那时候都是小微企业求着客户经理能不能给我贷款”。
小微行业类别众多,经营状况千差万别,财务状况往往又不完善,2015年前后监管层面、银行虽有心扶持,但是银行贷款业务流程繁琐复杂,基层员工动力不足。
朱深回忆,当时有个小微企业产品在申请前,企业主要提早一个月准备各式资料包括六个月前各家银行流水、章程合同复印件每一页上要签字盖章,对方在线下要花很多时间整理。之后就是客户经理最头疼的拿资金报告,先拿到企业主签名授信,再回到银行查征信报告。但往往还需要企业实控人、股东或者其他企业主体多方的征信报告,仍需要与之协调,光这项就能消耗客户经理2-3天的时间。“往往银行层面愿意推,基层员工却有苦难言,造成上热下冷的局面。”
但现在最大的改变就是从“人跑”变为“数据跑”,原本需要一沓厚资料变成了线上申请签名就能做到。朱深坦言“这其实得益于监管政策调整,原本那些资料是为了审核和检查,但这两年监管允许在实质性控制风险情况下,进行手续资料简便处理。其二是金融科技手段运用,通过线上申请或者线下抵押贷产品,在手机端就可以填写基础信息、贷款金额、周期,通过人脸识别甄别,让后台用秒级系统去跑。”
扶持科技创新方面的小微企业是国有行普惠想大展拳脚但也是“最难啃的骨头”。
从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成长周期来看分为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每个阶段风险不同。朱深向记者分析:“银行很少在种子期参与借贷,企业需求基本以风投介入为主。银行原来一般进入的是成熟期,但现在我们开始往上涨了,在科技企业初创后期已经开始突破介入。”
朱深见证了一个科技金融行业的客户的快速成长,目前后者已在科创板上市。“我们最初在它初创期贷了100万,只用了三五年功夫,它已经从小微企业客户名单中长成公司大客户,在银行有上亿的贷款。”
以朱深所在的国有大行一般会和科技局或科委沟通,获得重点领域领先的名单,这些即是在细分领域技术出色的企业;还有部分的小微科技企业只有一个成长方向,甚至没有成型产品去批量投产,最多是小产品模式在市场试水,但银行将如何介入?
朱深简单分析小微科技型企业贷款风险承担模型大致如下:参与银行可能承担大部分比如80%,政府承担相应风险,基金会承担剩下20%风险。但在银行承担80%的空间里有担保公司或者保险公司再分担掉一半。“相当于大家看好的企业,各自分担对于风险。”
科技型小微不同于普通小微,难做的原因与科技型小微行业特性深度挂钩,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在于企业技术先进,银行人士的专业程度无法透视,产业转化率判断存在盲点;第二科技型企业是轻资产模式,体量最大的反而是技术人员,无法有定量的抵押品,难以评估;第三银行人士惯用传统理念看待其经营和财务,但往往科技型小微的产品还未实现量产,即使订单在手也无法预测能否转变成销售收入和现金流收入。
“银行都在着手尝试解决这些难题,但说实话现在还没有找到成型和合适道路,我们一直在摸索过程中。”朱深说道。
贷款是一门数据生意
在朱深看来,银行小微贷款就是一门数据的生意。
朱深认为国有大行做小微有“金字塔顶”优势是多年下沉小微,并运用了科学管理方式做了全流程的改变。朱深将其归纳为标准化产品、数字化风控、集中化运营、新型营销模式。“之前是总行出政策,分支行客户经理则会碰到五花八门的情况。但现在有丰富业务经验的人去把要求细化切分,一条政策变成几十条措施后,系统自动会去识别该笔业务的风险度,决定业务流程审批时间,这就是标准化的过程。”朱深说。
现在银行贷款线上放贷,重点已经不只是信用,目前更多的是欺诈风险。另外以集中化运营为例,朱深团队后台假若监测到每天有1000个客户申请,50%客户会最终签约,里面包含30%客户是统一化的。“如此一来就能通过系统和历史数据知道今天申请的金额和最终实际通过的金额,差额不会超过10%,准确率已经非常高。”朱深说。
那么,银行业在前期风控以及后期的资金用途的监控上面做了何种工作来防止资金流向不该流向的领域?
银保监会也发文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贷款资金流向的监测,做好贷中贷后检查,确保贷款资金真正用于支持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防止小微企业贷款资金被挪用至政府平台、房地产等调控领域。
朱深的观点是真实小微企业本身有资金需求,要防的不是小微企业,重点要防的是一个空壳,或者以小微名义新成立一个企业,骗取资金进到投资领域。首先做小微必须要砍掉一波赚政策红利的人。资金套利无外乎是小微企业贷款定价远远低于房产,有些地市对企业支持力度是贴息甚至零利息。其次,朱深团队会观测企业的股份变化情况,是挂名股东还是真正融资为企业经营发展做判断。
第三是看资金用途管控。“资金用途管控是银行业务中大难点,双方斗智斗勇没有停歇过,但实际上办法并没有突破瓶颈。在银行内部转账流水能看得一清二楚,但若企业主倒了两三次,流入到别的银行兜几圈,贷款银行是不清楚实际转到哪里去的。但只要有一次用户违规使用资金如果被银行查到,银行会要求用户一次性结清所有贷款金额。”朱深坦言。
在朱深看来,小微企业贷款使用途径坚持第一性,用于实体经营是本质。银行层面虽说资金用途管控很难,但并非没有手段。“目前在做自动化管控,特别是在支付环节上,企业其实也没有那么多账户,你兜几圈最后可能还是会回来,银行发现就会先扣,如果有相似金额或者短时间内金额的回转,则会触发运行任务,客户经理也会介入。其实通过贷前的主体的管控,合理额度核定,支付环节的管控,最后贷后去纠偏。”
朱深说,“其实这代表银行这两年发生的大转变,特别是零售业务端,离开系统业务员已经不会做业务了。”
只留小微FTP补贴降成本需考虑持续性
在政策支持下,国有大行近两年在普惠金融业务贷款增速颇高。
7月23日,工行行长谷澍在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上半年工行新增普惠贷款1684亿元,增幅35.7%,远超全年增速40%的序时进度。而工行新发放普惠贷款利率为4.15%,较去年进一步下降37BP;如果考虑减费让利,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87BP。
对于国有大行做普惠,朱深认为,“从业务经济层面,必须要可持续性,光凭一腔热情完成任务不太现实。降成本的压力也体现在分支行基层员工身上,绩效考核直接和贷款方经济利润挂钩。”
对此,朱深所在的银行为了提升基层员工的积极性,避免“上热下冷”的情况,做了颇多调整。“比如总行会通过FTP内部资金转移定价补回基础定价,甚至今年所有FTP补贴全部取消,只剩下小微贷款这一项,也体现了银行层面对的支持。”
目前,整个银行领域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定价分为三个梯队,国有六大行是第一个梯队,监管对国有行有降价考核,平均价格在四点几水平。年初要抢开门红价格偏于三点几算是极限;第二梯队是全国股份行加城商行梯队,价格维稳在6-8个点水平,因为资金来源成本和盈利诉求,偏高于国有大行;第三梯队是地区中小银行价格则则在8-12个点。“当国有行一直在降成本时候,其实也向下压缩了第二三梯队的贷款对象选择。”朱深在行内做业务时也会被同事打趣“行内又拿了多少钱补贴、推业务”。
后疫情时代,小微企业不良时有爆发。兴业银行广州分行对普惠型小微企业信贷增长的指标考核权重升幅超300%,同时将小微企业贷款的不良贷款容忍度提升至3.5%,还计划继续提高。“资产质量压力肯定有,我们和监管开完会后,考虑延期还本付息,从6月延长到明年的3月,其实这在帮助小微企业歇一歇,对资金流有缓冲阶段,其实也在帮助银行减缓资产质量恶化程度。”朱深坦言,“行业不良有增加,但比我们预期想得要好一些,这和我们选择客户的行业群体挂钩,前期企业主作了紧急储备。”
近期市场传闻,由于今年中小银行贷款投放速度较快、支持小微企业任务重、资本金压力有所上升,部分地方监管允许中小银行申报调整MPA(宏观审慎评估)考核参数。不过该调整放松仍是局部性的,植信投资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2020年下半年宏观经济展望报告会上表示:“上半年银行信贷投放明显放量,资产快速增长的同时,资本金要跟上,否则银行无法继续加大信贷投放;此外,MPA考核是前几年推出的一个考核体系,目前宏观情况变化、银行资产规模增长,有些考核指标可能需要适当地做一些微调,这是合理的。”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2020-07-25 07:49:50
2020-07-24 15:51:07
2020-07-24 11:52:13
2020-07-24 11:51:21
2020-07-22 18:49:58
2020-07-22 14:51:16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2020-07-24 19:49:13
2020-07-24 17:52:25
2020-07-22 11:51:04
2020-07-22 09:51:20
2020-07-22 08:51:00
2020-07-21 19:50:0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