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3-23 10:50:20来源:经济参考报
近年来,随着盈利难、用户体验差、管理问题多等诸多问题的出现,曾经风光一时的共享汽车热潮开始逐步退却,而当初发生在共享单车行业的一幕开始在共享汽车行业继续上演。事实上,从没有一个行业像共享汽车这样“割裂”:一边是头部企业问题频出,一边则是新进者加速布局共享汽车领域。
共享汽车“一地鸡毛”
作为共享汽车领域的头部企业,GoFun出行正在生死边缘挣扎。
近来,北京、武汉、天津、杭州等地的消费者反映,自己所在的城市很难租到GoFun出行提供的共享汽车,有些地方的运营网点甚至已被取消,而消费者存在App中的押金“既取不出来,也不能转到其他城市使用”。
公开资料显示,GoFun出行成立于2015年8月,业务在次年2月开始上线运营。依托首汽集团特有的牌照及停车场资源,GoFun出行迅速在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市场打开了局面。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3月,GoFun出行在全国投放了近3万辆车,规模仅次于上汽集团旗下的汽车分时租赁公司Evcard,位于全国第二。
但也正是从那时起,GoFun出行开始了全国性的战略收缩。据了解,自2019年起,GoFun出行相继退出了重庆、深圳、天津、郑州、济南、昆明、成都、贵阳等城市运营,2020年起退出长沙等城市运营。目前,GoFun出行的App上显示,绝大多数城市只提供日租、长租等服务,且车辆数量大幅减少。
无独有偶,重庆共享汽车品牌盼达用车也于今年1月31日发布了《关于重庆盼达汽车租赁有限公司暂停运营的通知》,宣布因公司经营原因于2月1日起停止运营。
与GoFun出行一样,盼达用车也有过高光时刻。作为首批进入共享出行领域的平台之一,盼达用车曾是被业内看好的共享经济项目,并一度计划独立上市。但这一切自2019年开始出现了转折,盼达用车市场活跃度日渐降低。如今,盼达用车已正式退场。
GoFun出行和盼达用车的境遇其实是当下共享汽车行业的缩影。
2011年前后,汽车分时租赁在中国出现。2015年被业界定义为中国共享汽车的元年,市场快速发展,深受资本追捧。据行业统计,截至2019年2月,中国注册的共享汽车企业已经超过1600家,投入运营的共享汽车数量达到11万至13万辆。
然而好景不长,绝大多数共享汽车平台如今已经淡出了市场:2017年,走高端路线的共享汽车平台EZZY因资金链断裂宣布解散,途宽易公司倒闭;2018年,美团租车暂停试点,麻瓜出行关停服务,巴歌出行宣布倒闭;2019年,途歌出行人去楼空,众行用车后续无音,car2go官宣离场……
资本市场的热度,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共享汽车行业的现实状况。在2017年,共享出行曾以764.59亿元的融资金额成为当年获得投资最高的行业,这一年也被称为“共享汽车的春天”。如今,共享汽车行业的资本热潮已退却。国内知名市场调查机构易观分析发布的数据显示,从2019年至2020年,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内,共享汽车市场未有任何资本加注。
潘悦摄
“名不副实”根源何在
业界认为,共享汽车的理念是好的,消费者通过汽车共享使用,可以减少汽车的保有量,从而缓解由此导致的城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停车位紧张等问题。但在实际运营中,共享汽车却有些“名不副实”。
首先,服务方面不尽如人意,消费者的体验越来越差。数据显示,近年来关于共享汽车的消费投诉增长迅速,尤其是在节假日共享汽车需求量大的时候更是如此,计费异常、车辆故障无法及时解决、充电续航路程短、售后服务差、车内脏乱差等问题都是投诉集中点。
目前,几乎所有的共享汽车使用的都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问题。很多消费者在开始使用共享汽车的时候,车辆里程显示是200公里到300公里,但在实际开行中,车辆续航里程下降太快,只有100多公里,大大影响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停车费则是共享汽车遇到的另一个难题。前一个消费者用车完毕后,将车停在停车位上,而后一个消费者不能保证马上就用车,期间就会产生停车费。这个停车费让谁来出、如何出,是影响共享汽车使用的重要问题。虽然众多共享汽车平台都表示,已和多个停车企业达成合作协议,消费者用车时可以直接将车开出停车场,但实际上很多消费者在取车时,都会被停车场要求缴费,意即消费者还没用车就先支出了一笔费用。
此外,成本高、盈利难也是共享汽车难以为继的一个重要原因。长期以来,共享汽车平台都采用重资产模式运营,平台需要承担车辆购置、运营网点建设、车辆保险投入的固定成本,以及车辆折损、停车费用、技术开发维护费用、车辆管理费用、用户端营销费用等运营成本。同时,平台还要不断投入补贴教育市场,但收入却几乎全部来自于车辆租金,而租金价格又比较低廉,约为网约车、出租车的一半,且订单量受限于品牌规模的限制。
目前来看,这样的商业模式很难达到收支平衡,“赔本赚吆喝”成为众多共享汽车平台的真实写照。
“割裂”是否“生不逢时”
在业内,汽车“新四化”早已成为共识。然而,当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如火如荼时,共享化的前景为何却变得迷茫?
业界人士认为,和当年的共享单车行业一样,商业模式不清晰是最主要的原因。同时,与共享单车相比,共享汽车的商业模式更加复杂,仍处于探索阶段。此外,一些平台存在“赚快钱”的思维,加上共享汽车市场缺乏行业规范,尤其是在共享汽车占用公共资源、停车问题以及安全规定等方面仍需完善,也导致共享汽车热度难再。
事实上,从没有一个行业像共享汽车这样“割裂”,一边是GoFun、Evcard等头部企业问题频出,一边则是吉利、戴姆勒、长城、小鹏等车企加速布局共享汽车领域。
日前,由小鹏汽车销售有限公司100%控股的合肥鹏智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新公司的经营范围就包含了共享汽车租赁服务。而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也曾表示,共享化是未来出行的最优方案,预计2030年中国乃至全球市场共享出行的比例有机会从现在的3%增长至30%。
对于当下共享汽车的困境,盖世汽车研究院高级行业分析师蒋鑫分析称,从发展规律看,任何行业都会经历萌芽期、过热期、反思期、复苏期、成熟期,共享汽车行业同样如此。现在,共享汽车行业已经度过了资本萌芽期和过热期,开始进入反思期。未来,资本对于行业的影响会逐渐减弱,但一些优质企业仍然会受到资本青睐,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也是下一阶段重要的竞争要素。
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纪雪洪认为:“共享汽车行业还没有真正进入一个稳定的发展轨道,仍处于摸索阶段。”他说,共享汽车的优势在于通过通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实现车辆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从短期来看,共享汽车仍有市场,但它的优势不在于颠覆传统的汽车租赁,而是能够让原有的租赁更加智能化,提高传统租赁的效率。”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则表示,从全球来看,绿色共享出行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但同时它也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的社会工程,还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之中,无论商业模式、运行方式、服务产品技术还是政府的监管都需要研究和解决,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良好的共享出行环境。因此,必须通过技术迭代与运营模式创新,提供场景化、个性化及稳定性更高的出行服务,才能真正实现共享汽车的初衷,并在市场中生存下来。(李志勇傅勇)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2021-03-22 19:49:16
2021-03-22 17:50:45
2021-03-22 16:50:50
2021-03-22 16:50:06
2021-03-22 15:50:50
2021-03-22 12:51:49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2021-03-23 10:50:20
2021-03-23 08:50:17
2021-03-23 08:49:34
2021-03-22 19:49:30
2021-03-22 16:50:21
2021-03-22 14:53:3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