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3-17 17:49:46来源:大众网
日前,山东省教育厅印发了《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基本规范》,根据文件要求,全省中小学坚持随机均衡排班,不设立重点班,合理均衡配置师资。显然,这样的安排是为了最大限度保证中小学教育的公平性。
长期以来,“重点班”“实验班”成为“好学生”“优等生”的代名词和学校升学率的保证,重点学生重点培养也成为各地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潜规则”。这就直接导致“重点班”学生占用了与学生人数不成比例的教育资源。当前,绝大部分学校的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有限,“重点班”学生占用越多,其他学生可用的资源就越少。对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而言,这种畸形的教育资源分配方式显然不合理不科学。
中小学不设“重点班”,相当于揭掉贴在学生身上的无形标签,这对于学生个人和整个中小学教育都是好事。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值青春年少,内心敏感,自我调节能力有限,贴在他们身上的标签,只会给他们增加不必要的压力,影响他们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单就设立“重点班”而言,分到“重点班”的学生竞争压力骤增,没能进入“重点班”的学生学习劲头受挫。这两种现象在每所学校、每届学生身上都可能发生,并且是大概率事件。中小学尚处于基础教育阶段,夯实知识基础是现阶段教育教学最重要的任务,也是制定教育制度时最根本的考量。只有最大限度做到教育教学的公平,才能保证每一名中小学生不掉队,让义务教育这个教育的根基坚实稳固。
揭掉“重点班”标签,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均衡配置,是推动中小学教育公正公平的有效探索,但并非解决中小学教育公平性难题的“万能钥匙”。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尤其是中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对公平有更高要求、更多期待,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尝试,才能不断满足学生、家长和社会对教育公平性的期望。山东本次制定的15条普通中小学办学基本规范中,除了不设“重点班”外,还对学校招生、学生评价等多个影响教育教学公平性的问题进行了约束。
时代在变,教育的理念和模式也在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我们应当承认,任何教育制度的探索都不可能永远适用。揭掉“重点班”标签,让中小学教育更公平,这是一个开始,更应成为一种趋势。只要把这种趋势延续下去,就能让中小学教育的公平成为现实。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2021-03-17 14:49:39
2021-03-17 13:49:48
2021-03-17 12:50:02
2021-03-17 12:49:19
2021-03-17 10:49:06
2021-03-17 07:49:47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2021-03-17 13:49:19
2021-03-17 12:49:33
2021-03-17 07:49:18
2021-03-16 18:50:30
2021-03-16 16:49:58
2021-03-15 10:49: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