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国产PD-1转向大癌肿竞争 瞄准临床一线用药地位

时间:2021-02-04 14:50:31来源:第一财经

国产PD-1正在转向大癌肿适应证上竞争,2月3日,信达生物(01801.HK)宣布,其与礼来共同开发的PD-1抑制剂达伯舒(信迪利单抗注射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联合培美曲塞和铂类化疗用于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

这是继恒瑞医药(600276.SH)的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百济神州(BGNE.NS,06160.HK)的替雷利珠单抗之后,又一款国产PD-1的适应证扩展至肺癌这样的大癌肿。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肺癌发病率全世界第二,死亡率第一。在中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名第一,约70%的患者在诊断时已发展为不适于根治性手术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肺癌。同时,在接受手术治疗的早期患者中,也有相当比例会发生复发或远处转移。肺癌根据组织学类型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80%至85%。

达伯舒此次获批新适应证,是基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教授张力牵头的一项双盲、随机对照III期临床研究——达伯舒联合化疗对比单纯化疗用于无EGFR敏感突变或ALK基因重排的晚期或复发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单纯化疗,达伯舒联合化疗显著延长了无进展生存期。

目前新增治疗肺癌适应证的国产PD-1,皆采用的是联合化疗方式,且瞄准的是临床一线用药地位。前两年,国产PD-1开始获批上市时,要么聚焦的是小瘤种,要么是作为临床二线以及二线以上的治疗药物。聚焦小瘤种,意味着适应人群有限。另外,一般而言,临床治疗首选一线药物,在治疗效果难以维持或不佳(有疾病进展)后,依次才选用二线、三线药物替代治疗。

多位PD-1行业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PD-1虽可适用于多个癌肿,但作为单药有效率仅在10%至30%之间。PD-1采用联合用药方式,不仅解决了单药疗效瓶颈化问题,同时还可以将适应证扩展至一些大癌肿。

以PD-1为代表的免疫治疗是癌症治疗领域继化疗、放疗、靶向治疗之后,近几年来的热门研究领域。张力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伴随着多个国产PD-1联合用药方式获批,免疫治疗联合用药有望成为临床一线治疗标准。

“目前免疫治疗并非可取代现有的放疗、化疗等治疗方式,而是互为补充,在美国,免疫治疗联合其他用药成为了临床上的标准治疗方案,在中国,预计在未来一到两年内也会实现。之所以中国慢于美国,跟药物的可及性有很大关系。前期,国产PD-1进行了降价,但适应证数量拓展不够。进口PD-1虽有较多的适应证获批,但是价格又非常昂贵,患者难以负担。如今,国产PD-1在新增适应证的同时,又再度进行降价,大大扩大了药物的可及性。”张力说。

PD-1的联合用药方式,是否会带来更多的副作用,这备受外界关注。

张力表示,免疫治疗的联合用药方式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如化疗加上免疫治疗,增加了药物的毒性,但这种风险并非是叠加的,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主要是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增强后所导致的,这种现象在化疗上并不存在。另外,从时间上,两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不会重叠,化疗的不良反应通常在化疗后10天后出现,免疫治疗要到两到三个月后才出现,甚至时间有所延后。在治疗病人过程中,化疗也不能长期使用,联合治疗中的化疗使用4到6个疗程就停止了,也就是说,联合用药刚开始使用时,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是由化疗所导致的,之后才是免疫治疗所导致的。

近期广东省肺癌研究所(GLCI)名誉所长、广东省人民医院教授吴一龙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PD-1的联合用药方式产生的副作用问题总体上是可防可控,联合用药延长了病人的生存率。“由于PD-1作为单药有效率不高,目前免疫治疗最关键的任务是如何鉴别出哪些病人可以长期获益,而对于不能获益的病人又如何改善治疗方式。”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