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构建现代产业网链和供应链网络

时间:2021-01-26 08:50:17来源:经济日报

□ 利用区域发展“位势差”,加快沿海内陆要素循环与拓展跨区域产业网链

□ 强化“工序分工”的供应链衔接,支撑跨区域产业网链高效运行

□ 加快先进技术推广应用,打造智慧供应链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顺应新的形势变化,打造匹配和支撑新发展格局的现代产业网链和供应链网络,对于重塑我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国际产业分工位势的战略转型具有重要作用。

推动制造业由产业链向现代产业网链升级是支撑新发展格局的客观要求,而依托专业分工和交叉配套建立的产业网链,将众多最终产品生产工序扩展至更大范围的经济空间,相对以往生产组织方式,对物流供应链网络的经济、稳定、高效运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我国物流成本总体偏高、服务组织效率相对偏低、系统韧性弹性不足,已成为制约产业网链升级演进以及新发展格局构建的短板。

在现有供应链和国际销售网络基础上,构建现代产业网链需要更大的产业布局空间,也需要跨时空供应链服务的有力支撑。应围绕具有扩张潜力的制造业,率先拓展国际国内物流网络布局,满足供应链延展和多点布局对物流服务的需求,引导产业向依托更大空间的网链结构方向扩张发展。

一是优化内陆地区物流环境,利用区域发展“位势差”,加快沿海内陆要素循环与拓展跨区域产业网链。我国沿海地区要素成本上升推动了产业转移,但内陆地区能够承接这些产业的劳动力、土地成本“洼地”却由于地理区位和交通条件不便,成为物流成本“高地”。物流环境不佳限制了产业规模化发展,造成物流有效需求不足,无法支撑物流网络建设与运行,反过来又使物流环境长期得不到改善。应顺应“工序分工”产业组织趋势,补足内陆地区交通物流短板,利用区域要素禀赋与发展基础“位势差”,加速经济循环,拓展跨区域产业网链,使后发地区融入先发地区已经形成的规模化生产体系,并成为具有消费支撑的“工序分工”承接地,为国内大循环打开空间格局。

二是强化“工序分工”的供应链衔接,支撑跨区域产业网链高效运行,在国内大循环中积蓄发展动能和培育竞争实力。内陆承接沿海产业“工序转移”不仅要弥补自身交通物流短板,清除产业转移障碍,还要构建起与沿海地区间紧密联系的跨区域供应链网络,在超大规模产业体系和内需市场带动下,既成为产业网链建设的受益地区,又成为产业网链扩张的新动力来源。应着力降低沿江、沪昆、二广等联通内陆的通道物流成本,为东中西、南北方“工序分工”无缝对接创造条件,加强产业网链协同运行的供应链支撑,提高先发地区和经济中心的辐射带动能力。通过供应链规模化发展和价值链整体提升,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形成发展合力,在国内大循环中做大做强以制造业为核心的产业体系,为参与国际竞争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推动产业网链沿“一带一路”扩散,将规模化产业配套能力转化为国际竞争优势,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以“工序分工”为基础形成专业分工、交叉配套的产业网链,对我国应对产业向外转移、锚固制造业中心地位具有重要作用,但并不能也不必阻断产业外溢,而应顺应趋势,主动谋划自身在全球生产组织中的全新定位。依托“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演化成网链结构的国内生产体系向沿线国家和地区扩散。在交通互联互通基础上,增强国际物流运作能力,携手各国共同打造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务网络,使国内完备产业配套能力也能够为转移至境外的“工序”提供强大供应链支撑,在“一带一路”域内形成深度嵌套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强化我国对国际供应链的主导作用,既有利于稳定国内产业,也能带动沿线地区共同发展。

四是加快先进技术推广应用,打造智慧供应链。建立产业网链格局和组织模式,对物流供应链成本控制、安全保障和效率要求更高,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为构建经济、稳定、高效的供应链提供了创新手段。我国在5G、北斗卫星等领域具有优势,应推进相关技术在物流供应链领域深度挖掘与应用,针对我国庞大制造业体系、超大规模市场和区域差异,开发先进适用的机械装备、智能技术等,以供应链智慧链接实现国际与国内跨区域产业双循环协同组织,推动“世界工厂”升级为全球产业组织中心。(谢雨蓉樊一江)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