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1-17 16:49:29来源:封面新闻
“应把短期助力企业脱困的政策,和长期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起来。”1月16日,第二届中国文化经济学术论坛暨文化和旅游企业品牌年会在京举行,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教授贾旭东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专访时,谈及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与机遇时提到这一观点。
当天,贾旭东在主题演讲中表示,文化将成为经济发展重要的资源,“十三五”期间,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重要实质性成果,文化产业已呈现出规模不断扩大、种类日益丰富、品质不断提升的发展趋势。文化产业发展要遵循充分发挥聚集效应的规律,我国文化产业布局需要统筹区域发展、城乡发展,应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统筹实施高质量发展战略。
“从整体来看,我国文化市场还积累了供给不足、供给过剩以及消费不足并存的问题,产生了供需错位现象。”贾旭东介绍,对文化消费规律的研究表明,文化消费弹性较大、刚性较弱,高质量的文化供给可以创造和激发文化消费,低端文化供给抑制文化消费。
他强调,现代文化不再仅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它已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成分和产业升级标志而成为经济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进入市场,文化形成产业,今天,电视、电影、音像出版、文艺演出、娱乐等文化要素,已经发展成为庞大的产业集团,成为文化经济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成为国民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贾旭东指出,中国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发展资源,完全可以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文化经济,放大文化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力。所谓“文化的经济化”,就是指文化进入市场、文化进入产业,进而增加了文化的造血功能,使文化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文化发展尤其文化产业发展要遵循经济规律,将文化的商品属性解放出来,文化企事业都要做大规模、优化结构。
对于“后疫情时代”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贾旭东接受封面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未来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一定要在创新能力上下功夫,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政策层面的扶持,许多城市积极应对,制定政策措施,科学规范做好疫情防控,帮助文旅企业缓解经营困难,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他认为,文旅消费理性化、个性化、分层化等趋势和特点会更加突出。此外,线上休闲比重会日益加大,包括云旅游、云直播、云看展等。
“疫情加速了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倒逼传统文化产业在线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他进一步解释说,由单一的“管道模式”变为多样的“网络模式”,发展的压力变成转型的动力,求变求新的改革发展动能不断积聚。全新的数字生态中,是截然不同的竞争机制,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开创共赢之路,放大文化影响力。
第二届中国文化经济学术论坛暨文化和旅游企业品牌年会,由中国人民大学指导,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文化品牌评测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旨在推动中国文化经济问题的研究和交流,促进文化和旅游企业文化品牌建设。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2021-01-17 16:49:16
2021-01-17 15:49:49
2021-01-17 08:49:16
2021-01-16 18:49:31
2021-01-16 17:49:54
2021-01-16 13:49:12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2021-01-17 14:50:21
2021-01-17 09:50:19
2021-01-17 08:49:34
2021-01-16 19:50:18
2021-01-16 19:49:31
2021-01-16 14:49:2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