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时空涟漪论坛:黑洞三侠与引力波二老在上海的思想碰撞

时间:2020-10-28 07:49:18来源:澎湃新闻

距离地球13亿光年以外,两个黑洞围绕彼此,旋转起舞。它们的质量分别是太阳的29倍和36倍。随着“死亡之舞”走向尾声,双黑洞的距离越来越近,旋转越来越快,最终碰撞相拥,在不到一秒钟的电光石火间并合成一个62倍太阳质量的新黑洞。

这中间亏损的能量,在宇宙中激起了一串涟漪,在无垠的空间里荡漾来开。这股被称作“引力波”的信号,经过13亿年的漫长旅行,在2015年9月14日5时51分撞上了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LIGO探测器。7毫秒后,位于华盛顿州的LIGO探测器也接收到了这份讯息。

这7毫秒的电光石火注定载入人类科学史册。

澎湃新闻获悉,在即将于上海开幕的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激光引力波干涉天文台LIGO的三大元老之二,同时也是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巴里·巴里什和基普·索恩,将带来LIGO和引力波的最新故事。

有趣的是,与他们同台共话的另外三位科学家都以黑洞研究成名,包括人类首张黑洞照片背后的“首席摄影师”,新科诺奖得主、银河系中心黑洞的发现者,以及“黑洞不黑”的理论完善者。

黑洞碰撞释放引力波,黑洞三侠与引力波二老的思想碰撞,又将激荡起怎样的涟漪?

① 巴里·巴里什 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没有巴里什中途接手,用极强的协调管理手段力挽狂澜,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可能永远是一个烂摊子。

1994年,从破产的美国超级超导对撞机项目中退出的巴里·巴里什成为LIGO项目的负责人,在数月内给出了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NSF想要的详细计划。LIGO以3.95亿美元成为历史上NSF投资最大的项目。随后,位于路易斯安那州和华盛顿州的两个干涉仪破土动工。

2016年,正值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百年之际,LIGO宣布成功探测到时空的涟漪,震动物理学界,并在次年众望所归地斩获了诺奖。从黑洞碰撞到中子星并合,引力波和LIGO的故事还在继续。

② 基普·索恩 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索恩是LIGO的创始人之一,但这位交际活跃的明星科学家的兴趣远不限于引力波。他少年成名,三十岁时成为了加州理工学院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之一,在引力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领域有广泛建树。就科幻迷们关注的黑洞、引力波、相对论、时间旅行以及虫洞话题,索恩都曾发表过精彩的公众演讲。

他丰富多彩的朋友圈包括已故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新科诺奖得主罗杰·彭罗斯、科幻作家卡尔·萨根,甚至是著名电影导演克里斯多弗·诺兰。科幻大片《星级穿越》、《信条》背后的科学顾问,正是索恩。

③ 谢普德·多尔曼 2020年基础物理科学突破奖得主

2019年4月,全世界被同一张照片刷屏——人类首张黑洞照片。谢普德·多尔曼 (Sheperd Doeleman)正是背后“摄影团”里的“首席摄影师”。

拍摄黑洞,一台望远镜可搞不定。全球8台望远镜组成阵列,联合观测,形成一个有效口径等于地球直径的大望远镜。这个虚拟的大望远镜叫做“事件视界望远镜”(EHT),而多尔曼正是“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的负责人。

④ 安德鲁·施特罗明格 2017年基础物理科学突破奖得主

施特罗明格国际上弦理论的学术带头人之一,在弦理论、黑洞研究、量子场论等方面有卓越的贡献。他给出了黑洞热力学定律的量子统计引导,用弦理论从微观角度解释了贝肯斯坦-霍金黑洞熵公式,即“黑洞不黑”假说。此外,他还与其他理论物理学家一起,首次开展了将弦理论与粒子物理标准模型联系的尝试性研究。

⑤ 安德烈娅·盖兹 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盖兹是诺贝尔物理学奖120年历史上第四位女性得主。自1994年起,她就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工作,领导着银河中心小组。这25年来,小组的主要工作是利用夏威夷巨大的凯克望远镜长期跟踪银河系中心的人马座A*区域,人们怀疑那里隐藏着一个超大质量黑洞。

要知道,黑洞在概念上是无法被窥视的,但科学家们可以间接地看到它的强大引力是如何牵引周围恒星运动的。

经过25年的时间,她的脑海里已经有了人马座A*区域一些最明亮恒星的详细地图。

“我感觉所有这些恒星都像孩子一样,你知道并且能认出它们的名字,但每年它们都会变得有点不同。”她说道。

这些“孩子们”的走位越来越精确地呈现在盖兹的眼前,盖兹确定,一个极其沉重、看不见的物体牵引着恒星,令它们以眩目的速度绕行。约等于400万个太阳的质量聚集在一个不比太阳系大的区域。黑洞是唯一可能的解释。

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将于10月30日-11月1日在上海召开。包括61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近140位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沃尔夫奖、拉斯克奖等全球顶尖科学奖项得主出席。除了黑洞和引力波,量子科学、光遗传学、DNA芯片储存、新冠病毒研究等前沿关键词也将被列入讨论。

论坛期间将有130余场科学家独立演讲、70余场主题峰会,大部分活动将通过网络向公众直播。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