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深圳精神薪火相传 “世界冠军”再续辉煌

时间:2020-08-26 14:52:14来源:中国证券报

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获批成立,中集集团也在同年诞生。深圳特区成立40年间,中集集团与深圳同呼吸、共命运。在深圳精神的滋养和灌溉下,中集集团从蛇口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工厂,蜕变成坐拥24个世界冠军产品的制造业“巨无霸”。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解码中集集团的成长之路,不仅能获取中国制造业企业崛起的“密码”,还能一睹中国企业如何助推中国制造实现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转变,以及如何推动全球产业链格局变动。这将为“中国智造”提供可借鉴发展经验。

初心:立志当世界第一

提及中集,有一位灵魂人物不得不说,他就是“中集老将”麦伯良。38年间,他带领团队,在公司艰难的起步期,奋力拼搏,挽狂澜于既倒;在公司发展遭遇瓶颈时,开疆拓土,扩大业务版图;在公司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不断优化企业制度和治理架构,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地基”。

1982年,大学毕业后,他来到深圳。“对于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来说,深圳就是实现价值、挥洒青春和热血的地方。”深圳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集集团CEO兼总裁麦伯良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刚到中集集团不久,麦伯良就迎来了第一个考验。当时,样箱生产线上唯一一台进口设备坏了,恰巧碰上德国人休假。

“老板知道我学过机械,就让我试试。我知道,机会来了。”麦伯良回忆道。设备没有图纸,他只能边拆边试。到了第3天,他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换上备件,修好设备。麦伯良由此一战成名。

帮助他在人生关键时刻把握住机遇的,是敢闯敢试、奋力担当的实干创新精神。这与深圳特区精神一脉相承,也在40年发展中镌刻进中集人的血脉,引领中集砥砺前行。

在中集任职初期,他曾面临两个选择:一是外派到香港,月薪1万元;二是留在中集,月薪480元。“我当时义无反顾选择留在中集,就是想把中集的集装箱做成世界第一。”麦伯良说。

崛起:渡过至暗时刻

通向世界冠军宝座的路布满荆棘。1985年至1986年整整一年间,中集几乎一个订单都没有,濒临倒闭。

1987年7月,他被任命为副总经理。同年,中国集装箱航运业务开始给集装箱企业带来市场需求,随着中国远洋集团的参股,中集改组成为三方合资企业。由于中远的资金注入和订单需求,中集集装箱业务从此走上正轨,并以此为基础,完善技术,培养队伍,积累经验,逐步拓展国际市场。

1996年,中集干货集装箱产量第一次赶超韩国现代精工和韩国进道,跃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最大的干货集装箱制造商,“世界冠军”由此诞生。

中集并未止步于此,而是发挥创新实干精神,不断丰满羽翼,摆脱对海外供应链的依赖。1998年,中集旗下的中集新材进军集装箱地板行业。

经过多年摸索,中集新材找到了可持续供应的材料,并掌握了制作工艺。此举不仅让中集新材在2003年首次实现扭亏为盈,更撼动了集装箱地板行业的全球供应格局,提升了中集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话语权。

未来:再造16个世界冠军产品

此后多年,中集在麦伯良的带领下,实现了高速成长。如今已成为国内外拥有300多家分支机构的跨国集团,业务延伸到道路运输车辆、能源化工和食品装备、空港装备、海洋工程等多个业务领域,相继打造了集装箱、车辆、登机桥等多个领域的24个“世界冠军”产品。面向未来,麦伯良提出,争取在退休前打造40个“世界冠军”产品。

他表示,在业务上,中集集团会继续聚焦核心主业,深耕集装箱、道路运输车辆、空港、消防及自动化物流装备等优势业务,并在此基础上延伸发展新业务。如集装箱可以延伸的方向包括模块化、数据中心、污水处理箱、储能箱、移动冷库等。同时,重点发展能源、化工及液态食品装备等潜力业务。对于非核心、非强势业务,中集集团或选择剥离,或引入战投,与合适的伙伴一起合作经营。

在未来发展战略上,麦伯良表示,中集集团将坚持“制造+服务+金融”的战略定位,继续推进业务转型升级,由制造向服务延伸;继续提升全球运营能力,优化业务和资产,加快产业聚集,培育产业链优势;努力把握市场变化,布局新兴产业和创新业务,实现持续高质量增长。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