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成都代还、套现、养卡、提现、垫还、取现、帮还、刷卡!

时间:2021-10-13 01:21:38来源:搜狐

成都代还信用卡/垫还【1300-8182-333】信用卡垫还,取现,提现。花呗取现:(微信同号)本公司专业办理信用卡各项业务,刷卡均采用本地真实商户,有积分,保你用卡安全无忧。我们价格合理,收费点低,如您资金周转困难,可随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业务覆盖武侯区、青羊区、成华区、锦江区、金牛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金堂县、新津县、大邑县、蒲江县。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简阳市可上门服务办理。

“现在公募基金和银行理财都在积极发行ESG理财产品。”一位受访人士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只是国内的ESG理财产品目前稍显“概念火热,实际认购不火”。

多位银行理财子公司人士也向证券时报记者证实了这一观点。其中,一位理财子公司人士表示,从机构角度来看,以债券类为主的银行理财投资标的中,ESG产品尚未展现出优于其他产品的溢价,“并且也还没有关于投资ESG的考核,而收益和考核仍是目前主要考虑的两方面。”

尽管监管没有设置关于ESG投资的考核,但针对绿色金融的考核正在不断强化,这也对ESG投资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证券时报记者独家获悉,已有大行近日开始下发优化本年度绩效考核办法的通知,其中明确“加大绿色金融考核权重”,并要求在各条线业务指标中体现绿色金融的底色和成色。针对涉及信贷投放,并与绿色金融存在一定交叉的指标,将在现有考核设置不变的基础上,分出一定分值,考核指标项下的绿色信贷发展。

ESG投资骤然升温

近年来,随着ESG投资在全球兴起以及资金持续流入,相关产品的数量和资管规模也呈现快速增长。

“这几年,我们在本地也明显感受到,国内的资管行业刮起了一股ESG投资浪潮,越来越多的中外金融机构进一步聚焦ESG投资策略。”渣打中国财富管理部投资产品与投资顾问总监闵成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2020年9月,中国提出“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低碳环保概念迅速升温,ESG等相关主题的理财产品走俏,银行机构发行此类产品的积极性也明显提高。

根据中国理财网信息,自2019年以来,国内银行机构共发行了68只ESG主题理财产品,去年合计发行了36只,今年前三季度则已发行21只,主要发行方为股份制银行和银行理财子公司。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发现,已发行ESG主题理财产品中,超六成是固定收益类产品,有23只为混合类产品,另有1只权益类产品是由光大理财于2020年9月发行的“阳光红ESG行业精选”。

“近几年,国内对ESG概念的认知不断提高,尤其是今年,在市场机构对绿色金融考核、机构投资者对ESG概念关注度提高等影响下,大家对ESG都有了一个更深入的了解。”一位银行理财子公司负责人表示,已明显感受到市场关于ESG投资的讨论更加积极,“特别是机构客户,包括大型机构、外资机构等对ESG理念的接受度很高”。

据了解,当前国内机构对绿色金融考核的重视度明显提高。近日,证券时报记者独家获悉,已有大行下发优化本年度绩效考核办法的通知,其中明确“加大绿色金融考核权重”,并要求在各条线业务指标中体现绿色金融的底色和成色。

证券时报记者获取的文件显示,相关大行要求对涉及信贷投放,并与绿色金融存在一定交叉的指标,在现有考核设置不变的基础上,分出一定分值,考核指标项下的绿色信贷发展。具体体现为,对2021年一级分行KPI指标体系中的制造业贷款、战略新兴产业贷款、科技信贷、基础设施贷款、信用卡消费信贷等9项业务指标,在保持现有考核设置不变的基础上,统筹进行差异化权重划分。

“目前ESG银行理财产品刚起步,存量规模不大,但产品发行增速较快。”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表示,ESG理财产品增长迅速,主要是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整体偏低迷,不少金融机构积极挖掘推出了ESG新主题的理财品种,以期挖掘新业务增长点,践行绿色发展社会责任,推动银行绿色转型和差异化发展。

银行理财和公募基金目前拥有着资管行业最广泛的受众,尤其是前者的动向,或许更能代表国内普通投资人的投资意向。穆迪副总裁及高级信用评级主任诸蜀宁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依据市场的趋势判断,更需要关注一些银行理财产品的走向,“因为它们聚集了大量的中国储户,这也是零售投资者转型大趋势中的一个体现”。

短期收益下降是道坎

现实是,国内ESG相关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与认购还没有进入爆发阶段,市场供求仍存在一定的不匹配。

“机构投资者对ESG投资的兴趣明显提高,尤其是一些股权投资领域,但是我了解到,有一些面向公众投资人的产品发行后,其实认购还比较冷淡。”一位咨询公司合伙人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具体而言,在发行端,目前国内市场中ESG理财产品种类并不多。有大行理财子公司投资经理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一是理财产品是代客理财,追求的是产品收益,而目前理财产品的资金投向主要集中于债权类资产,ESG资产的收益并没有明显的溢价;二是目前理财产品并没有和表内资产一样,受到相关指标的考核。

至于需求端,另一位理财子公司高管则提及,个人投资者实际参与认购的热情没有想象中的高涨,“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并不是每一位都能理解ESG概念的相关投资”。

闵成也表示,目前国内ESG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投资者对ESG投资的理解可能还不深,“可能认为ESG是新的资产类别,或者认为ESG就是环保,是做公益,会牺牲绩效”。

“机构投资者相对要敏感一些,而国际主流投资机构去年已跨过了一道‘担心以短期收益率下降为代价’的坎,中国散户投资者要跨过这道坎的话,将是一件比较长期的事情。”诸蜀宁说。

值得关注的是,国内高净值投资人群已经对ESG产品展现出了强烈的投资意愿。渣打集团近日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内地投资者对ESG的投资兴趣、配置规划、信心等多个方面均领先其他市场。其中,92%的中国内地受访者对可持续投资感兴趣,74%的富裕人士已经配置可持续相关基金,这两项数据均位列全球第一。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