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新开发银行行长:新时期的全球化 新兴市场将发挥更大作用

时间:2020-11-12 17:52:39来源:第一财经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不容乐观的当下,国际多边贸易秩序和全球供应链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们见证了全球化趋势减弱的过程,很多国家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越来越慢,许多国家重新转向传统的工业化模式。”12日,新开发银行(NDB)行长马可(Marcos Troyjo)在由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六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上提出,“现在的问题是,在疫情与后疫情时代,我们面对的是去全球化还是其他趋势?”

与会经济学家和外交人士均认为,全球贸易需要继续开放,经济体需要继续合作。

新时期下的全球化

马可认为,新时期的全球化中第一个显著趋势是,新兴市场在全球GDP的增长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其次,受经济转型和疫情等因素影响,全球价值链正在发生转移。马可举例称,上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中国投资和研发资金占GDP比例增加了十余倍,因此也攀升至价值链中附加值更高的位置。而疫情冲击也促使国际贸易流向发生转变,马可表示,今年前9个月,巴西向亚洲出口的产品比向北美和欧洲出口的产品总和还要多。最后,人才的竞争也将愈演愈烈。

与会的加拿大驻华大使鲍达民(Dominic Barton)也认为,全球化正在发生变化。他称,未来数字化贸易将出现巨大增长,技术正在改变现有的贸易方式,使更多人能够积极参与进全球市场,并和中国做生意,“比如,现在我们很多中小型企业通过电子商务能够更好地联通消费者。”此外,未来供应链将更有强韧性。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院长华强森(Jonathan Woetzel)则在会上称,数字化与基础设施将在未来的全球化中起关键作用。一方面,全球跨国数据流动从2005年到2014年已增长50倍,贸易的对象从货物拓展到“价值”。而在实体经济衰落时,我们需要进一步关注数字化的业务;另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会使经济发展事半功倍,不仅能够促进数字化发展,在气候变化、疫情应对中也意义重大。

“在亚洲,基础设施的投资缺口就已经超过10万亿美元,这些需要弥补,尤其是数字化基础设施,是我们非常需要的关键投资和机会。”华强森说。

中国的“双循环”模式脱颖而出

欧盟驻华大使郁白(Nicolas Chapuis)在论坛上表示:“在欧盟看来,未来的经济发展会变得不同,将更加绿色、更加数字化。我们需要对未来进行投资,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杠杆。中国是在今年全球唯一显现出经济复苏迹象的经济体。所有人都在关注中国的表现,当各个经济体都面临经济下滑时,中国的‘双循环’模式脱颖而出。”

郁白在谈到欧盟的愿景时称 ,未来要保证全球贸易继续开放。欧盟未来10年85%的增长将与对外贸易有关,我们需要连接所有的合作伙伴,如果我们的合作伙伴都各自为政,欧盟将会受到重大影响;其次,多边主义机构需要改革。WTO现在面临“死亡”的危险,欧方希望美国政府能在明年1月加紧同意WTO任命新的总干事,并和多方进行谈判,对WTO进行改革。如果WTO无法继续运行,我们都将面临危险。

意大利驻华大使方澜意(Luca Ferrari)则称,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世纪以来全球化第二大的“黑天鹅”。在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需要全球化的重新开启。而这主要涉及通过谈判为WTO重建权威性,并在实现公平竞争环境上重建国际共识。此外,在未来的10年和在过去10年中,全球三分之一的经济增长都来自中国,因此中国将会成为疫情之后全球经济复苏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法国驻华大使罗梁(Laurent Bili)也表示,在维护多边秩序时,不能把全球经济分割,必须确保所有国家,包括欠发达国家都可以获得疫苗,并击败疫情。“融资可以流向欠发达国家,促进全球经济恢复。”罗梁说。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