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钮文新:中国是否会发生“通缩”?——老百姓该如何正确认识通胀

时间:2020-10-22 17:49:44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我们都是老百姓,都对通货膨胀深恶痛绝。大致三方面的原因:第一,通货膨胀意味着物价普遍上涨,意味着我们手中的钱“毛了”,意味着我们生活水平降低了;第二,通货膨胀蚕食我们储蓄存款的利息收入,尤其对于老年人,干一辈子积攒了一点储蓄,一来应付不时之需,二来利息收入可以改善一点儿生活,如果物价上涨幅度高于利息率,那么储蓄就等于亏损;第三,中国历史上多次发生恶性通胀,老百姓都很遭罪。

为什么发生通货膨胀?经济学家告诉我们,因为中央银行超量发行货币。不错,历史上的确发生过这样的情况,著名的金圆券时代让国人记忆犹新。于是,一个不成文的公式被深深地植入老百姓的认知:超发货币=通货膨胀=物价上涨。

时至今日,每当需要货币政策适当宽松之时,立即就会有一批别有用心之人跳出来恶意吓唬老百姓,并希望通过这样的吓唬绑架中国货币政策,让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巨大之时得不到宽松货币的支持,反而迫使中国维系高利率、高汇率,从内需、外需两个方向进一步压制中国经济增长。当经济被高利率、高汇率压至断崖之时,逼迫政府、国企发债投资救经济,周而复始的后果是什么?中国经济主动性动力被摧毁、主动性的就业增长被摧毁,资本市场被摧毁,中国走向货币危机、债务危机的边缘。

由此可见,不该维系高利率的时候去维系高利率,这是为老百姓好吗?显然不是。历史教训很多。比如当年的泰国,它们采取“用外资流入的顺差弥补对外贸易的逆差”去维系国际收支平衡,维系固定汇率,这个办法实际都是“洋顾问”给的,但危机发生后谁会追究“洋顾问”责任?没有。反而,这个危机都是政府腐败无能造成的,后果也必须由泰国全体老百姓承担。所以我们坚信,如果中国经济出现同样的危机,那绝不只是中国经济陷落多少年的问题,而是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必将遭受挑战的问题。

所以,对中国而言,让老百姓正确理解物价上涨、通货膨胀非常重要。

为什么货币超发会导致物价上涨?原理是,在商品供给数量不变的前提下,更多的货币购买同样数量的商品,物价势必走高。但是,我们需要盯住“前提条件”——商品供给数量不变。现在问题是,第一,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商品都处于供给过剩状态,比如,谁有本事把中国的电视机价格给买起来?第二,金融危机之后,全世界的老百姓,其消费理性越来越强,不会肆意购买不需要的东西。

一方面是供给过剩,一方面是需求不足——严重供过于求的条件下,物价会上涨?这就是为什么欧美日大肆投放货币,全球CPI依然保持低位运行的原因。其实,中国近年来的CPI上涨根本不是货币超发所致,而是供给不足所致。比如猪肉价格上涨,它带动食品价格一起上涨,它对CPI的向上刺激作用往往占到一半以上的因素。从9月份的CPI数据看,尽管猪肉价格同比涨幅依然高达25.5%,但仅因为环比从8月上涨1.2%转为下降1.6%,就使CPI回落了0.08个百分点,CPI同步低至1.7%,而去掉食品和能源价格之后的核心CPI更是回到0.5%的水平。

现在看,猪肉价格尚未回落到位,而商务部门的预期是继续回落。但问题是,如果猪肉价格回到去年9月份的水平,那中国CPI是否会低于1%?中国经济是否会因此而进入“通缩”时代?这其实是个概率很大的事件。

对老百姓而言,是否应当喜欢价格不断下跌的时代?或许,当你感觉买东西越来越便宜的时候,你的工作和收入正在受到威胁。这时,你是否依然拒绝央行实施宽松货币政策?

所以,货币政策是国家的最重要、最核心的宏观政策手段,加息降息、宽松收紧必须首先服务于国家经济的健康活跃。也只有经济健康活跃,老百姓才有工作稳定、才有收入增加快于物价涨幅的可能性,人民生活才会逐步走向富裕,而这样的货币政策才能真正达到为人民服务的效果。相反,利用老百姓对物价上涨担心、利用老百姓对通货膨胀错误认知而捆绑货币政策手脚的做法,无疑是在削弱人民的福祉。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