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9-16 09:50:17来源:人民日报
过去,每到丰收时节,不少人就会到割过稻谷的田里拾稻穗。如今,这一场景在很多地方已成为历史。江苏宿迁宿豫区长兴村种粮能手肖永对此深有体会:农机手可以根据水稻高度、成熟度调整收割机的割台高度、收割速度,从而实现“因田制收”。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正在让“颗粒归仓”的梦想成为现实。
肖永流转种植稻麦轮作良田近千亩,这是丰收的希望。与此同时,他还擅长耕作节粮减损这块“无形良田”。兴办家庭农场5年来,通过科学收割,建晒粮场、粮食烘干房等手段,他光在收割和储存两个环节就减少大量粮食浪费。用他的话说:“节粮减损就是增产增收,等于多了一块良田!”
耕好节粮减损的“无形良田”,潜力巨大。珍惜粮食,除了治理“舌尖上的浪费”,减少粮食产后损失同样重要。从开镰收割算起,一粒粮食要经过田间到仓库、车间到餐桌等程序,忽视任何一个环节的节约工作,都会造成浪费。比如,一些粮食因贮藏条件不达标而发霉生虫;运输阶段,不少地方粮食从收购到加工需要反复打包拆包,易造成抛洒遗漏;烘干设备能解决晾晒难、二次污染问题,但我国粮食烘干机械化率不足10%,粮食由于水分控制不当易产生霉变。有数据显示,我国粮食在储藏、运输和加工等环节中,每年损失量达700亿斤。
近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出通知,要求各级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切实抓好粮食流通和消费各环节的节粮减损,把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承担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职责任务落到实处。节粮减损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多环节、全链条,需要“产购储加销”协同发力打牢基础。储粮环节,正确使用科学储粮装具,粮食损失可降低至2%以下;着力实现粮食流通科学配送,例如山东近年积极推进粮食散装散存,使粮食运输损耗率下降了3个百分点;建立健全粮油适度加工标准体系,走出过精、过细、过白的消费误区,防止过度加工造成损失。
构建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必须建立长效机制。一方面,地方政府在探索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时,要突出在维护粮食安全方面的主体责任,全面加强粮食生产、储备和流通能力建设。目前,我国已建设完成3000多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提供代储代烘代加工等服务,帮助农户节粮增收,被亲切地称为“粮食银行”。另一方面,发挥好“新农人”的带动作用。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多采用现代农业设备,通过订单农业、技术指导、集中收割等方式,带动小农户融入粮食高效集约供应链。“一条龙”的产后服务,既减少浪费,又带动提质增效,解决了小农户“丰收后的烦恼”。
耕好节粮减损的“无形良田”,实现“颗粒归仓”,还要实现粮食的精深加工。在研发科学仓储、推广适度加工的同时,通过科技创新挖掘米糠、大米蛋白等粮食综合利用潜力,可以为提高粮食利用效率开辟新路径。只有盯紧薄弱环节发力、挖掘潜力提高身价,不断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才能把“无形良田”耕作好,让更多种粮农民尝到节粮减损带来的甜头。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2020-09-16 09:49:02
2020-09-15 19:49:02
2020-09-15 15:49:45
2020-09-15 15:49:02
2020-09-15 14:49:02
2020-09-15 11:49:49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2020-09-15 11:50:04
2020-09-15 08:49:45
2020-09-15 07:49:17
2020-09-14 16:49:42
2020-09-14 15:50:04
2020-09-14 07:49:15
热门推荐